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2021-10-09 10:51:27??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引子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南平市考察時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20年前,科技特派員制度就在習近平同志同南平當地的一次對話中扎下了根。那次,地方匯報了三件事,一個是搞“科特派”,一個是推第一書記制度,再一個是流通助理。“這三件事我全面支持。我專門作了調研,后來在省里推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全中國都有‘科特派’。農業是有生機活力的,鄉村振興要靠科技深度發展。” 1999年2月,南平市選派首批225名科技人員,深入215個行政村開展科技服務,開啟了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基層探索。 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對這項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后在《求是》雜志刊發《努力創新農村工作機制——福建省南平市向農村選派干部的調查與思考》,指出這一做法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新農村工作機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認真總結”。 2002年起,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始在福建全省推行。同年11月,科技部在寧夏等西北五省區開展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2004年12月,科技部、原人事部出臺《關于開展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行動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擴大試點。 2012年起,科技特派員工作先后7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由南平而福建而全國,科技特派員制度從地方實踐上升為國家層面制度性安排。 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年來,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隊伍不斷壯大,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使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22年來,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業農村生產一線,目前已領辦創辦1.5萬家企業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轉化示范3萬余項先進適用技術,為科技興農富農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福建,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技術服務已實現鄉鎮全覆蓋。20多年來,科技特派員制度如何不斷走深走實?不久前,記者赴福建實地探訪。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