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亭書院興廢錄
2018-11-07 11:44:33??來源:今日建陽 責(zé)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元至正元年(1341),建寧府通判劉伯顏應(yīng)朱子五世孫朱沂之請,修建考亭書院,重新建起“文公祠堂”,虞集撰《考亭書院重建文公祠堂記》,有記述其興建始末: 至正元年辛巳,通守劉侯伯顏至郡且二年矣,文雅樂善,以學(xué)校之事為己任,知無不為。文公之五世孫沂以考亭之事告諸通守,通守曰:“是吾職也。”乃輟他學(xué)之羨,積得中統(tǒng)鈔千五百緡,以屬諸縣典史陳德敬共其事,與山長朱汝舜、直學(xué)張隆祖會邑人士而告以侯意,咸曰:“此吾黨小子愿執(zhí)事焉,第俟公府為之先爾。”翕然趨勸,而共作新之,加葺更造,悉視其所宜而不敢過,自堂徂基亦既合矣,而新作文公祠堂…… 至正二十五年(1365),郡判方逢辰、建陽令郭瑛擴建考亭書院,“復(fù)相與規(guī)劃”,增田五百畝,創(chuàng)辦義學(xué)。祠田之租入可供祭祀之用,可供養(yǎng)諸生,考亭書院一時書聲瑯瑯。 明朝永樂十四年(1416),建陽暴發(fā)特大水災(zāi),地處溪水邊的考亭書院被大水沖毀。宣德壬子年(1432),建陽知縣何景春重建考亭書院。天順六年(1462)推官胡緝重修,彼時,考亭八世孫朱洵首先響應(yīng),邑中士人也慷慨解囊以助。書院“中為明倫堂,堂前為廳事,后為諸生宿舍”。此外,胡緝重建當年朱子的“天光云影亭”,并撰銘文,在亭中立“半畝方塘”詩刻碑。 明王朝永樂元年(1403)后,以一省為一道。派監(jiān)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這些從中央下來巡按的御史官們讀朱子之書,來到福建經(jīng)過考亭時,此山此水此情此景,自然涌起萬般感嘆。由此,形成了明代御史官不斷重修考亭書院的記錄。 |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