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小記
2021-02-01 15:51:14? ?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座山,一條河。 山,是硯山,它中峙雒田。 河,叫芹溪,它蜿蜒九曲。 陽光潑灑的夏天,我來到這山水之間。先登硯山,后臨芹溪。 取道崇雒的橫源村,三人行,一路攀登。山下路旁蒹葭蓁蓁,茶葉晶亮。綠,在眼眸中肆意潑染。一路有小花芳草為伴,波斯婆婆納,藍色的。地稔花,紫中帶紅。昭和草,像蒲公英,浪漫一些。 從小徑走不久,就有石蹬。古道兩旁,初林高照,藤蔓交纏。人,在陽光斑駁的路上行走,不久就到高人梯了。 過高人梯,見到有大石上刻“高人座”三字。不遠,又有大石塊兀立。墨色,形如案、如硯。史書記載硯山“山之西有石,端平如案,上有二處微黑,隱隱然若硯狀”故名之。據說這硯,又是孔夫子所遺,又叫孔山、夫子案山。 硯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一福地。《建陽縣志》載:漢淮南華子期曾隱居此山煉丹得隱仙靈寶法,驂鸞而去。今留有煉丹臺,高人座,高人梯,隱仙亭等遺跡,舊有硯峰教寺。朱子《芹溪九曲詩》亦有“隱仙亭”及“仙蹤”之語。 快到山頂,傳來犬吠。女人吆喝那狗,并告訴來人:“沒關系,這狗不煞”。 “不煞就好”,是一聲回答。“煞”是本土話,指很兇。在硯山頂上,聽到這樣的鄉音,溫暖。 “僧歸林下柴門靜,麋鹿銜花自在游”, 沒有麋鹿,山頂,寂靜,一只飛鳥,鳴叫幾聲,又去了。 “硯峰教寺”杳如黃鶴,眼前的屋子上只有“硯山文昌宮”牌匾,兩面墻上掛滿了一個個小簽。從“老君開化”到“滿筒仟”,每一個簽都有一個故事,當老師的我,職業使然,記下了勸人珍惜時間,頗有教育意義的“斷機教子”一簽: 莫把親晚兩般心, 一寸光陰一寸金。 失落黃金有尋處, 失了光陰無處尋。 兩位采菇的女子兩晚駐守在廟里,她們邀我們吃午飯,于是我們吃到了從未吃過的喇叭菇,甜脆香嫩。 下山,下起大雨,在雨中仔細找有文字的石塊,一塊石頭上正面,找到了“中峙雒田”四字,驚喜。 峙,形聲,從山,寺聲。穩固地、高高地立起。如曹孟德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硯山,就聳峙在雒田里這一塊土地上。站在硯山俯瞰,繞著山腳的田野有小村,我知道它們的名字,孔山、嶺下、桂源、東田、芹口……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