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文學修養(yǎng)
2021-01-06 11:17:48??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劉備主要是一個政治人物,有較高的管理和軍事才能。他有文學修養(yǎng)嗎?我們不妨通過《三國演義》這本書來看看作為文學形象的劉備是什么樣的。 在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中,蔡瑁為了嫁禍劉備,冒充劉備于館舍的壁上題寫了一首反詩,劉表看到詩開始是勃然大怒,后來走了幾步,就猛然醒悟,因為寫詩與劉備平時的性情不符:“吾與玄德相處許多時,不曾見他作詩。此必外人離間之計也。” 從《三國演義》來看,有一點可以肯定,劉備從不寫詩,沒有表現(xiàn)出文學方面的愛好。《三國演義》第一回就交代得清楚,劉備“不甚好讀書”,“家貧,販履織席為業(yè)”,他唯一的小愛好就是編織,看到適合編織的毛料布料會技癢。一天,有人將牦牛尾送給了劉備,劉備拿起來就細心編到帽子上,而不是簡單地一系了之。諸葛亮看到了,義正辭嚴地說:“您不再有遠大的志向了嗎?做這些事就行了嗎?”劉備非常尷尬,把帽子往地上一扔,自我解嘲道:“我只是借此不去想煩心事而已。”(第三十九回) 正史《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也記載了此事,而且多了一句概述的話:“(劉)備性好結(jié)毦”,劉備生性喜歡用鳥羽、獸毛編織飾物,只是被諸葛亮批評后就再也不干這等事了。 除了愛編織、不寫詩,劉備還是能寫點應用文的。《三國演義》中至少有三篇劉備的文章,其中書信兩封,遺囑一份,屬于應用文范疇。 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關云長掛印封金”寫道,在戰(zhàn)亂中,劉備關羽這一對結(jié)拜兄弟失散了,劉備在袁紹軍中,關羽則在曹操同意了三件事后歸附了曹操,相當于“有條件投降”。 這時,劉備出于對關羽的誤會,也是為了激將關羽,寫了一封致關羽的信托人帶給他,劉備的信是這樣寫的: “備與足下,自桃園締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備愿獻首級以成全功。書不盡言,死待來命。” 可謂言簡意賅,理直氣壯,聲調(diào)鏗鏘,一句話回顧桃園結(jié)義事,一句話質(zhì)問關羽為何違背誓約,最后兩句是反激關羽,表示:“你既然這樣不講信義,我干脆死給你看,成全你的榮華富貴。”這可以看出劉備投石問路的策略和對關羽的心理戰(zhàn),但看不出他有文學才華。辭足達意,文通句順而已。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