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技藝:刀走龍蛇 書香致遠
2020-07-30 09:48:42??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李國平進行建本雕刻。受訪者供圖 建本刻書除經史子集叢五部俱備外,童蒙讀物、農書、醫書等日用雜書也很多,特別是明代通俗小說刊刻蔚然成風。建本的行銷天下,對中國漢文化、民間文藝、儒家經典、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傳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清代之后,由于兵災和文字獄的打擊,加上閩北相對閉塞的地理條件及經濟文化逐步落后的影響,建陽書坊雕版印刷業迅速凋零。清末時僅有少數書院(祠堂)刻印一些族譜、家傳書籍等。現藏于建陽區麻沙鎮文化站的《天臺山五佛菩薩真經》是有據可考的最遲的建本雕版,制作于1949年。 時光流逝,建本一度淡出人們的視野,傳人難覓。幸運的是,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下,以建本為核心的福建傳統印刷文化保護工作逐漸展開,在地方政府和建本愛好者的不斷推動下,建本“融合發展”腳步也逐漸加快。2005年10月,“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技藝”列入福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建本文化研究會、建本協會相繼成立,并陸續評選出12名省市級傳承人。 孜孜不倦的建本匠人 54歲的李國平,初中畢業即與木雕結緣。2015年,他被評選為建本雕版印刷技藝南平市級傳承人。當時,會刻制雕版的匠人寥寥無幾,但李國平沒有故步自封,為了更好地恢復和保護建本雕版印刷技藝,他主動研究學習最傳統的建本雕刻技藝。 建本制作包含裁版、謄寫、描畫、校對、刻版、備紙、調墨、刷印、裝幀等多道工序,其工藝的核心是雕版。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