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福建(九):“習近平同志有思想、有胸懷、有魄力”
2020-07-03 09:54:10??來源:《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采訪對象:賈錫太,1943年10月生,河南鎮平人。1990年8月任青海西寧鋼廠廠長,1993年2月任青海省省長助理兼省財經委主任,1995年7月任青海省副省長,2000年2月任福建省副省長,2003年1月任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采 訪 組:邱 然 陳 思 黃 珊 采訪日期:2019年9月1日 采訪地點:福州西湖大酒店 采訪組:賈錫太同志,您好!您2000年調任福建省副省長,在習近平同志直接領導下工作。請您談談初到福建時的情況。 賈錫太:我2000年2月12日來到福州,暫住西湖賓館。我剛在賓館住下,習近平同志就和幾位同志一起來看我。這就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 習近平同志很熱情,他剛一見面就和我親切握手,說:“賈錫太同志,歡迎你來福建工作,你這一路辛苦了!”我說:“感謝組織對我的關心和信任,我能在您的領導下工作,感到很高興。”我們一邊寒暄一邊走到小會議室坐下,隨同而來的幾位同志也都落座了。我一看,這是要開會啊。不過,習近平同志的話題卻很輕松。他說:“錫太同志,你長期在青海工作,對那個地方的氣候適應嗎?你的生活、工作、身體怎么樣?簡單跟我們聊一聊吧。” 本來我初到福建,剛和大家見面,感覺還有點拘束,但習近平同志這么一說,我一下子就放開了,就跟大家介紹說:“我是1967年大學畢業,當時中央搞三線建設,我就主動報了名,到青海西寧鋼廠(原56廠)工作。從普通工人,到廠領導,到政府工作人員,再到副省長,這一下就在青海工作了32年。”習近平同志問:“現在青海發展得怎么樣?”我說:“青海省的生態比較脆弱,經濟發展也比較滯后,改革開放之后有一定好轉。青海的資源很豐富,但開發力度還不夠。我當副省長的時候,全省財政收入才二三十個億。”習近平同志說:“青海是高寒地區,你適應嗎?”我說:“我去的時候才23歲,很快就適應了那里的環境,現在身體也還挺好。”習近平同志說:“我對青海了解得不多,只是在資料上、書本上有一點了解。青海是很好的地方,雖然現在發展比較滯后,但國家在發展,發展總是有層次的,青海會發展起來的。將來有機會,我一定要到青海去看一看。”我說:“你啥時候去,就告訴我,我陪你去!” 接下來,習近平同志就向我介紹福建的情況。他說:“福建的生態環境很好,八山一水一分田,但是經濟發展在改革開放之前也是比較困難的,福建的經濟發展在客觀上有這樣那樣的不方便之處。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56項重點工程,一項都沒有落到福建,因為那時福建是前線嘛。改革開放以后,福建成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有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在的情況比過去好多了。我是1985年到福建工作的,那時候的交通還很落后,從福州到廈門差不多走了一天,早上出發,傍晚才到廈門,但那時整個福建已經開始蓬勃向上地發展了,發展到今天,福建現在的局面已經完全改變了,我們現在已經上了一個臺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