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師亦友 懸燈相望——朱門領袖蔡元定
2018-04-02 09:44:30??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蔡元定肖像 南平市建陽區城南崇陽溪畔的蔡元定廣場 清明將至,南平市建陽區莒口鎮上布村翠嵐山的西山陵園,前來祭拜南宋著名理學家蔡元定的人群絡繹不絕。蔡元定是朱熹的得意門生,被譽為“朱門領袖”,他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潛心著書立說,精識博聞,為學長于天文、地理、樂律、歷數、兵陣,成為一代大學問家。 走進麻沙鎮水南古村,漫步蔡家巷,古樸典雅的古民居散發著教化的芬芳,蔡氏大宗祠就在這里,“五經三注第,四世九賢家”鐫刻在宗祠大門上。一個家族,連續四代九人以理學為中心內容,深入研究,精心撰著,匯編而成“蔡氏九儒書”,成為閩學史上的一部巨著、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一個奇觀。蔡元定是“九儒”中出類拔萃者,潭陽蔡氏最顯赫的先祖,大宗祠里的蔡元定紀念館訴說著他的偉績。 朱熹的得力“助教” 蔡元定是誰?作為朱熹最特別的弟子,“朱門領袖”準確概括了他在朱熹門下眾多弟子里的地位。作為“潭陽七賢”之一、地方歷史名人,建陽區城南崇陽溪畔建有蔡元定廣場,佇立著蔡元定石雕像,緬懷其弘揚中華文化、教化故里的功績。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號西山先生,建寧府建陽縣人,蔡發之子。他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律呂學家、堪輿學家,朱熹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著有《律呂新書》《西山公集》等。 蔡元定幼從其父學,及長,師事朱熹。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25歲的蔡元定得知朱熹在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講學,就到五夫向他拜師。 朱熹初次考詢他的學識,見他談吐非凡,立即大為驚奇地說:“此吾老友也,不當在弟子之列。”此后,朱熹視蔡元定為講友,一起博涉群書,探究義理。 成為朱熹弟子后,蔡元定常侍其左右,協助創建精舍,辨難解惑,教授生徒,成為朱熹的得力助手。當有前來投拜朱熹的學生時,朱熹必定先讓蔡元定考查其學問,每當講解到各種儒家典籍中的深奧義理,學生難以領會時,總是讓學生先與蔡元定討論,由蔡元定為他們解惑,蔡元定成為朱熹的得力“助教”。 在長達四十年的交往中,兩人學術同趣,亦師亦友,結下了深厚的師友之情。在學術研究中,每當有超越朱熹的地方,蔡元定總是坦誠相告,據理分析,把自己的學術思想傾注于朱熹的書集中,為師父朱熹傾盡全力,成為朱熹學問的重要講論者、啟發者、著述者和修訂者,因此有“紫陽羽翼”“閩學干城”的美譽。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