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融入新區 奮楫前行
2014-11-11 07:43:41??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日新月異的建陽 (張正松 攝) ![]() 游人如織的潭山公園 (張正松 攝) 當前,閩北優化區域布局戰略,為武夷新區核心區的建陽帶來了歷史性的重大機遇,對建陽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已然顯現。今年1-9月,建陽市實現生產總值83.2億元,比增9.0%。規模工業總產值162.6億元,比增13.3%,固定資產投資147.9億元,增長41.8%。1-10月,財政總收入12.2億元,比增15.3%,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8.9億元,比增18.7%。 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環水繞。深秋時節,走進依然綠意蔥蘢的建陽,映入眼簾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錯落有致,四季常青的公園游人如織,塔吊林立的工地翻涌著滾滾熱潮……“大發展,快發展”,所到之處無不讓人感受到這樣一種奮進向上的態勢,這個位于武夷新區核心區的城市到處都在彈奏激蕩人心的改革奮進曲,譜寫精彩紛呈的綠色新華章。 主動融入 率先而動方可抓鐵有痕 天下潮流,浩浩蕩蕩,唯有謀勢者才能站得高,看得遠,高屋建瓴,縱橫捭闔。面對武夷新區,這個閩北培育新經濟增長極的重要平臺的快速崛起,建陽迎來了新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建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審時度勢,不斷深化“1239”發展戰略,按照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和“融入新區謀發展,立足全省找位置”的目標定位,依托自身優勢,找準發展的突破口,實現爭先進位。 “先人一步,才能快人一拍。重任在肩,唯有夙興夜寐;機遇面前,必須奮力前行。建陽把融入、支持和服務武夷新區建設作為頭等大事、第一要務,在思想、規劃、城建、用地、產業、項目、招商等方面與新區全方位無縫對接,舉全市之力抓好征地拆遷、打擊‘兩違’和營造環境,保障武夷新區順利建設,實現同城化共同發展。”建陽市委書記袁仁旺的話擲地有聲。 率先而為,建陽在落實上搶得先機,主動融入武夷新區建設,把征地拆遷工作當作重中之重,抽調6位處級干部及200多位科級、鄉鎮(街道)干部全脫產在征遷一線工作。采取黨政領導掛戶、處級領導擔任片區長及部門聯動協作推進等方法,累計為新區完成房屋征收52萬平方米,土地征收6.25萬畝。僅用2個多月就基本完成大連萬達項目征遷,紅線范圍內搬遷群眾491戶,拆遷29.7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完成武夷新區征地4716.6畝,拆遷37.3萬平方米。 以“鐵的手腕、果斷的措施”打擊“兩違”行為。建陽保障新區建設,先后推出一系列舉措,形成了“水電、砂石料源頭管控”、“征信黑名單”等多種打擊“兩違”的常效管理機制。今年以來,共組織巡查3.9萬人次,制止違法建設563起,拆除違法建筑1152戶,面積46.3萬平方米,完成拆違任務的115.7%,狠剎了“兩違”歪風。 老城新區都是家。建陽市著力保障施工環境,公安部門對武夷新區重點項目施工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旦出現阻工,立即出警。今年以來,配合武夷新區對303省道等重點項目進行保護性施工36次,處理因施工造成的群眾糾紛56起,拘留8人,約談68人次,有力保障了武夷新區各重點項目的順利建設。在產業發展上,著力與武夷新區共建產業園,圍繞新區食品加工、機械電子、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強化招商引資,做好項目落地服務工作,推進產業向園區集中集聚。在城市建設上,主動對接理念思路,積極融入規劃建設,啟動濱江東路道路改造,全力推進建平大道建設,開通城區至新區公交線路,積極爭取城市輕軌從高鐵武夷山東站向市區延伸,推動區市同城化發展。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