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這兒學習、閱讀的市民朋友特別多,我正在整理書架上的朱子文化作品,給大家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近日,筆者走進惠民公益書吧,志愿者笑著說。隨著建陽區潭陽書舍36個公益書吧陸續投入使用,一批批熱心人士來到書吧當起了志愿者。 在這幾年的時間里,志愿者數量從最初的數十人增加到一千多人,有退休教師、工人、機關干部、醫務人員、法律工作者、普通群眾和在校學生等多個群體。志愿服務項目種類、年齡跨度不斷拓展,從最初的負責作品領讀、故事分享、日常管理等,到現在認捐飲水機等書吧用品、認洗書吧窗簾、成為義務電工等。大家在這個“大家庭”里共同成長,為書吧的良好運營貢獻著力量。 “志愿者們真的是以書吧為家,這里用的紙巾、紙杯、茶葉、掃把、垃圾袋等都是我們志愿者們自愿提供的,大家非常愛這個家。”建陽區全民閱讀促進會志愿服務隊隊長詹玉娟說,“公益書吧的運營需要志愿者們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書吧的運作不僅僅是提供一個閱讀空間那么簡單,它還需要志愿者們進行圖書的整理、維護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在這里,志愿者們有付出,也有收獲。 志愿者黃俊杰分享了他與公益書吧共成長的故事。“作為一名跨學校、跨地區、跨學科的‘三跨’在職考生,很感謝公益書吧為備考期間的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環境。”即將奔赴北京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系攻讀碩士學位的黃俊杰,申請加入閱讀志愿服務隊的“大家庭”,并做了心理學方面的閱讀分享計劃,希望用自己所學,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像黃俊杰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志愿者們在這的收獲不僅體現在志愿服務對個人能力的鍛煉上,還體現在自身水平的提高以及自助互助上。”詹玉娟說。 “在童新公益書吧,有一對夫妻以書吧為家。他們是謝世春和妻子鐘秀娣,夫妻倆始終堅守在建陽童新公益書吧,每天早晨8點準時開門,進行打掃、整理書籍等工作。謝世春不僅處理日常事務,還負責書吧的設施維修工作,他的堅持精神深深打動了妻子鐘秀娣,使她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他們的無私奉獻感染了周圍的其他志愿者,大家在他們的感召下共同努力,維護書吧的正常運營。”建陽區全民閱讀促進會常務理事賴云洲介紹道。 志愿者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創造了整潔的閱讀環境,還通過參與書吧的文化活動,如舉辦讀書分享會、文學講座等,增強了書吧的文化氣息,提升了書吧的社會影響力。志愿者們在書吧的服務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他們不計個人報酬,無私地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書吧的運營中,以實際行動傳遞著正能量。(林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