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建陽區農業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在相關獎補政策的激勵下,積極開展撂荒地整治,全年共整治撂荒地6000畝左右。整治成效如何呢?我們去書坊鄉了解一下。 夏種一粒子,秋收萬顆糧。近日,在書坊鄉錢塘村石溪自然村,書坊鄉上有農機專業合作社耕種的稻田里,一臺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忙著收割成熟的水稻。 書坊鄉上有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上有:“如果正常的田塊,像這樣的收割機,一天可收割20多畝,如果好的田塊,可收割30多畝。” 吳上有介紹,這片農田面積近60畝,曾經是一片撂荒地。今年初,上有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接手了這片撂荒地,投工投勞對其進行整治,并于今年6月初種下單季晚稻。 書坊鄉上有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上有:“這塊田均產大概是在1400到1500斤,產量還是相當不錯的。” 據了解,書坊鄉上有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年共整治撂荒地近200畝,如此高的產量讓吳上有信心十足。 書坊鄉上有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上有:“我們整個運營成本,一畝田大概結算下來是在1100多元到1200元,是包括田租等任何費用都在里面。我們畝產可以達到1400多到1500斤的情況下,我們每畝田就有300塊錢左右的利潤。這個是不含補貼在內的。” 稻子收割完后,吳上有計劃安排大型機械進場,開溝整渠,把田里的水排干,為來年機械化生產打好基礎。 書坊鄉上有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上有:“冬季我們準備種紫云英,因為整個田塊是新復墾出來的,田里基本上會偏瘦一點,我們把紫云英撒下去后會改良土壤。”(黃子榮 劉劍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