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林
春風不放桃花笑,陰雨能生客子愁。 只我無心可愁得,西湖風月弄扁舟。
紹興十八年春二月底,十九歲的朱子到臨安(今杭州,古稱武林)赴試,先會試,再殿試,期間相隔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通過了會試的舉子們都焦急不安,翹首等待高宗皇帝的集英殿策試。朱子當然也在等待之列,但這時深諳禪趣的他,卻在西湖邊游山玩水,與常人相比少了幾分灼躁,多了幾許豁達。 料峭的春寒不肯催出桃花的笑意,連綿的春雨暗生出游子的哀愁。可是,我已看淡了人世的虛幻,知道“愁苦”無非因緣際會,并非真實。與其執著于這心中對境起意的所謂“哀愁”,倒不如在西湖上駕一葉扁舟吟風弄月來得有趣。 少年朱子有兩點特征:一是精通禪理,二是充分自信。這兩點特征其實有著內在的相通之處,而它們都在這首詩里體現了出來。詩的前兩句對仗極為工整,渲染出春天的“寒”與“愁”,而第三句雖是一翻轉,末句又回到“風月扁舟”的孤寂清寒意象之中,倒是可以看出少年人“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一點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