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山閣雨中
兩山相接雨冥冥,四牖東西萬木青。 面似凍梨頭似雪,后生誰與屬遺經?
這首詩與上一首基本寫于同時,兼山閣正是梵天寺的一處建筑。它處在兩山之間,故曰“兼山”。《易經》“艮”卦有“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之句,說的是人應當知其所止,安于所處的位置。但朱子在這首詩中并不著眼于此。 兩山相接于秋雨冥冥之中,透過四面的窗戶向外眺望,滿目山林青翠。老僧常駐于此,面容已如冬天之凍梨,皺紋遍布,頭上微寸短發更早是白如飛雪。可是,年輕一代中又有誰能來傳承他的衣缽,繼承這佛教的遺經呢? 清人洪力行編《朱子可聞詩》,說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風雨如晦”之旨,也就是對風雨將來的擔憂。其實,朱子以“晦翁”自謂,一生都處在心憂天下的意識之中。但這首詩寫得卻更為清新,在憂患之中隱藏著“萬木青”的生機。洪力行說三、四句使人有“青青子衿”之感,是比較準確的。詩人在感嘆傳經無人的同時,更隱含著對自我的崇高期許,而這也更符合“兼山”之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