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桿與李昴英聯(lián)手集結(jié),迅速調(diào)集駐扎汀州周圍寺廟的三百多位左翼軍,又招募汀州義丁,以武力對抗盜賊。相持五日,戰(zhàn)二十余回,暫時守住了汀州城。 晏夢彪捕捉到官府舉棋不定的時機,迅速壯大,建寧、泰寧、沙縣、將樂境內(nèi)的盜徒風起云涌。 晏夢彪以潭飛漈為大本營,在蓮城立七十二寨,又布置三路軍士發(fā)展勢力:一路東北方向奔南劍州,一路北向邵武,一路西南走贛州。贛州一路為廖十六帶領(lǐng)。廖十六部曾兩度攻占南豐,并圍攻建昌(今南昌);建昌不下,隨即引兵南走贛南,占據(jù)龍南南部的松梓山,與當?shù)仃惾龢屄暑I(lǐng)的一小股勢力合流。之后,陳三槍這股勢力將演變成很猛很可怕的“陳三槍之亂”! 王居安仰天長嘆:“事已焦頭爛額,我難道還能求取功業(yè)嗎?”立即上疏請歸。 王居安,這位方巖(今臺州溫嶺)的第一位鄉(xiāng)賢,辭官時,已八十歲。他回到了方巖,回首往事,寫下一首詞《滿江紅》 八十歸來,方巖下、幾竿修竹。柴門外,沙鋪軟路,水流清玉。栽接新來桃與李,安排舊日松和菊。過小橋、作個看山樓,千峰綠。 收筆硯,藏棋局。酒莫飲,經(jīng)須讀。但平平放下,頓超凡俗。獨睡已無年少夢,閑吟不唱他家曲。算人生、萬事苦無多,相將足。 三年后,王居安逝。 一生功名塵與土。 幾乎在宋慈與真德秀相談于拱極堂的同時,紹定三年(1230年)二月十七日,朝廷任命魏大有——那位彈劾宋慈的倉司——為直寶章閣學士,知贛州,措置招捕盜賊;起復(fù)陳韡為直寶章閣知南劍州(福建南平)、福建路兵馬鈐轄、同共措置招捕盜賊。 正值親喪的陳韡只能以國事為先了。 宋慈告別真德秀時,真德秀得到了陳韡任命的確切消息,迅速寫信向陳韡推薦宋慈。陳韡接到信,記起路經(jīng)建陽時,劉克莊餞別席上,一位叫宋慈的青年身形端正目光炯炯。他馬上馳書建陽,請宋慈迅速趕往南劍州并赴汀州平叛。 朝廷任命狀上:魏大有是“措置招捕盜賊”,陳韡是“同共措置招捕盜賊”。 魏大有,這位“平定”贛南三峒之寇的實際獲利者,接到任命前,正以撫州提舉常平司的身份,在府城南門外的南湖堤岸上建了一個亭閣,并取名湖山堂。南湖曾是南唐元宗的弟弟齊王李景達以大都督的身份開掘的,寬幾百畝,主要用于灌溉。魏大有接到“措置招捕盜賊”的任命時,正優(yōu)游于湖山堂,好不愜意。宋慈曾經(jīng)預(yù)言:此人狠心而固執(zhí),一定會召致變亂。不幸言中。負責江西防衛(wèi)的魏大有還沒“措置招捕盜賊”,就被部下朱先殺害。 “同共措置招捕盜賊”的陳韡立刻就不“同共”了,只剩孤身一人。 魏大有一死,江西防衛(wèi)缺失,贛南的陳三槍集團也跟著壯大——陳三槍之亂要等陳韡回頭收拾。 陳韡被加封為提點刑獄,仍知南劍州。他迅速遞送檄文至各路左翼軍,讓左翼軍加緊布防;又收拾僅有的三百名殘兵游勇,接著招兵買馬,云集五千人后編整成忠勇軍,并立刻對臨時集結(jié)的忠勇軍進行戰(zhàn)前訓(xùn)練。 盡管福建左翼軍由陳韡節(jié)制,但兵力與戰(zhàn)斗力絕對不容樂觀。自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來,福建左翼軍的主力駐扎泉州的約五千人,戍福州五百人,汀州三百人,建寧府一千一百人,南劍州的北鄉(xiāng)寨也有兵力一百人。汀州告急,左翼軍兵力減員并缺乏戰(zhàn)斗力;泉州的兵力除去水軍,還要留一部分兵士防戍阻止山賊入泉州與海盜相結(jié)合,能調(diào)動的不超過二千人;福州與建寧府等處也有威果營軍士,但他們屬禁軍,又出于本身布防需要,無法調(diào)動。 陳韡當年經(jīng)建陽赴真州上任,是去任淮東提點刑獄一職,他相當了解淮軍的戰(zhàn)斗力——南宋天下各軍,稱雄于天下的,只有江東、淮西兩軍。 陳韡上書朝廷,又馳書淮西制置使曾式中,要求調(diào)集淮西士兵五千人入閩平寇。曾式中接到告急,調(diào)集三千五百精兵,以王祖忠為主將,以安豐軍(安徽壽春)通判李華為監(jiān)軍,再加一位偏將李大聲,由水路抵漳州、泉州,在泉州又率領(lǐng)左翼軍一千五百人直奔汀州。現(xiàn)在,王祖忠的兵力為五千人。五千人馬揮師北上,劍鋒指向南劍州。 陳韡的信札急速傳送到建陽,宋慈展開陳韡的來信,立刻打點行裝,啟程趕往南劍州。余樨與國寶他們送別宋慈到濯錦北橋的橋頭,宋慈讓余樨留步。余樨對孩子說,我再陪你們爹走幾步,又繼續(xù)跟著,直到過了橋,宋慈不讓她再送了,她定住腳,宋慈走了不遠,回過頭,分明看到余樨的眼淚緩緩的滴下來,余樨見他回頭,舉起手搖了搖叫道:大哥,為我保重。宋慈扭頭走進駐節(jié)門,眼淚也嘩的流了下來。 此時,一位叫劉純的也在四處奔走。 劉純,字君錫,建陽麻沙人。劉氏的入閩始祖是劉翱,宋紹興年間,劉中將先祖劉翱卜居的地方(麻沙渡頭溪畔)改建為書院,匾曰“瑞樟書院”。 劉純的父親是與朱熹同朝為官的劉崇之,號瑞樟先生,朱熹也在書院講過學。曾有異人經(jīng)過書院時留下一句話:這棵樟樹的榮枯關(guān)系到劉氏的盛衰。紹興丁酉年,劉夢先在瑞樟書院讀書,得到三枚徑三寸的樟實。這年,劉夢先領(lǐng)鄉(xiāng)薦,寶慶元年,又魁鄉(xiāng)薦,越明年,再魁鄉(xiāng)薦,當時的郡守陳肟為他特立“聯(lián)魁坊”。 本來,劉純已被任命為湖北的推官,赴任途中,他聽到盜寇進逼建陽,便掉了頭,策馬回麻沙,直奔唐石里招募勇士千人。朝廷聞知后,任命他為宣教郎,他的軍號是:忠武軍。 麻沙的劉純帶忠武軍日夜兼程趕往南劍州。 宋慈也正在建寧府往南劍州的路上移動。 淮西的王祖忠率軍由漳泉入閩,也移兵取道南劍州。 然而,陳韡等不及了。 那日,正在訓(xùn)練忠勇軍的陳韡收到第一封告急信——沙縣紫云臺被圍! 此前,紫云臺(今明溪夏陽區(qū)紫云臺鄉(xiāng))仿佛和它的名字一樣,一片平和。一百多年前(1118年)的五月,一位叫羅從彥的學者在此隱居十五年,終日端坐體驗天地萬物之理,最終,上承龜山(楊時)道南之緒,下啟晦翁(朱熹)大成之學,成了理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沙縣已破,盜賊由小路直奔紫云臺,紫云臺只剩壓陣的黑云。 陳韡率領(lǐng)他的忠勇軍急行軍前去解圍。 聞知陳韡率兵由南劍州撲來,盜賊突然放棄紫云臺,回兵向北,兩軍高橋(沙縣)相遇。陳韡的忠勇軍初試鋒芒,擊敗寇徒,于是,寇徒轉(zhuǎn)向西北,匯向邵武。 現(xiàn)在,陳韡駐兵高橋,孤獨感陣陣襲來,母喪未畢,魏大有被戕,盜寇之氣焰越發(fā)囂張,兵力不足,人手缺乏…… 晏夢彪逐漸向邵武推進,各處盜徒四處搶人搶錢搶地盤。 有人又開始放言:此次盜賊無非鹽民變亂而起,應(yīng)當招安而不應(yīng)當圍捕。陳韡是典型的鷹派,他說:“變亂開始之時,盜徒才一百人,一再的招安導(dǎo)致盜徒由百人增加至千人,如今,已上萬人,繼續(xù)招安的話,盜徒將不可勝數(shù)。” 確實,福建路西北部已陷于水深火熱。 盜徒探知各路兵馬即將聚于南劍州的消息后,放棄了進攻南劍州的計劃,除駐一部分人馬在順昌抵御南劍州的官兵外,其余回走將樂,攻泰寧。泰寧石輞峒一位叫肖顯忠的,聽說晏夢彪兵至,也趟入混水,立即加入晏夢彪團隊圍攻泰寧。 泰寧縣不泰寧!縣城葉氏二位女子和她們的嫂子三人,不愿在泰寧城淪陷之時也淪陷了她們的身體。三女子將裙角綁在一起投河自盡共赴清白!亂后,鄒應(yīng)博——鄒應(yīng)龍之弟——聞知此事,建了“三潔祠”祭祀她們。 破泰寧后,晏夢彪攻南劍州和攻邵武的兩路力量匯集,趨奔邵武,邵武威果營的殿前司裨將胡斌率領(lǐng)數(shù)百名官兵奮死抵抗,全軍覆沒,邵武陷落。 以寧化南鄉(xiāng)里的潭飛漈為據(jù)點的晏夢彪勢力已像放飛到天空的焰火,四下開花。 邵武的一部分盜徒又越過光澤,進入江西,攻陷金溪、宜黃等縣。 先前進入贛南的廖十六在松梓山與陳三槍已經(jīng)做大。陳三槍帶領(lǐng)盜徒,攻破龍巖城。知縣莊夢詵、縣尉鐘自強臨陣脫逃——后來,莊夢詵與鐘自強因為不能效死守土,詔各削二秩。而后,陳三槍直下泉州,攻破長泰、永春、德化,聞知淮軍由漳泉入閩,陳三槍回師,退回松梓山,成了無窮的后患! 武平縣已被攻陷,知縣顏東老和縣尉鐘茂福被殺。 順昌告急…… 陳韡馳書王祖忠、劉純、宋慈,將集結(jié)目的地由南劍州改為順昌。 王祖忠接到陳韡消息,直接率領(lǐng)淮軍奔向順昌。 陳韡的忠勇軍、劉純的忠武軍迅速由南劍州向順昌靠擾。 宋慈也迅速折身前往順昌。 王祖忠先到,賊眾潰退。王祖忠占領(lǐng)順昌,陳韡、劉純、宋慈聚集順昌后,陳韡招集眾將議事。 陳韡說:方今形勢,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已無可能,如以有限的兵力分散四處進行征剿又無勝算,不如揮兵南下,分兩路進擊寧化、蓮城,目標是襲擊寧化潭飛漈大本營和招降蓮城七十二寨,而后再劍指邵武的晏夢彪。 眾人無異議。 寧化,也已陷落,但一個弱女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陷落的奇跡。 女子晏氏,是清流縣人,嫁到寧化管下大陂村的曾家,丈夫已去世。盜賊來襲,寧化的縣令縣佐已將百姓和官位一起扔下自個兒跑了,任由各村、堡、寨陷落,寡婦晏氏堅決保衛(wèi)家園,不走不逃不受辱。一天,賊人帶信來索要婦女和錢財,晏氏召集親族中的男人前來,說:男人該派上用場了!晏氏打開米倉散盡家資,說,這些糧餉用于防御,如無法取勝,就殺了我,不株連各位。盜賊圍攻大陂村,晏氏挑選了一百位男丁為先鋒,哪里有攻擊哪里就有先鋒隊的身影。晏氏親自撾鼓督戰(zhàn),稱呼勇于沖鋒陷陣的男丁為壯士,以自己的首飾珠寶為賞賜,盜賊愈怒,屢次群集沖擊寨子,寨子岌岌可危。晏氏讓大家連夜退往黃牛山結(jié)寨,全族男丁又趁夜色在黃牛山五個隘口建立五個小寨,盜賊無計可施——他們攻城掠地,卻失望于一個小小的大陂村婦。鄰鄉(xiāng)的百姓也來避難和助陣,漸漸匯成了一股抗擊盜賊的大潮。盜賊服軟,發(fā)布文告曉示勸降: 道路梗塞,汝將焉之?溝瀆自經(jīng),誰其知矣? 晏氏也不是粗人,自然明白其中意思:天下無道,你將何去何從?就算身死于溝壑,你堅持的忠義又有誰會知道?然而,晏氏不為所動,攻防進入短暫的相持階段。 陳韡的戰(zhàn)略謀劃是“分擊寧化、蓮城”,除了勝算考慮之外,還兼顧縮短戰(zhàn)時減少能耗和讓淮西軍盡早結(jié)束戰(zhàn)事回前線的考慮。 陳韡兵分兩路,一路,以王祖忠為主將,李華為監(jiān)軍,宋慈與李華同議軍事,領(lǐng)淮西軍和泉州帶來的左翼軍直搗盜賊寧化潭飛漈大本營。另一路,陳韡為主將,劉純?yōu)楸O(jiān)軍,李大聲與劉純同議軍事,領(lǐng)忠勇軍和忠武軍直奔蓮城。 |
版權(quán)說明 | 聯(lián)系我們 | 設(shè)為首頁 | 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