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捧一盞,一夢千年,仿佛回到宋代。 一種期待,一種憧憬。 大宋,熟悉的交化跨越時空,向我們走來,詩詞、繪畫、書法、斗茶……大潭城里,熟悉的歌謠再次響起。建盞,經歷了千年以后。藝人們重新燃起了窯火,使這一古老的藝術生根、發芽,開出了絢爛的花朵。 眼前,純手工的建盞,就像一臺時光放影機,讓我停下腳步,感受她的精致。我帶著她,行千里,去感受千年的茶香,手捧一盞,就像捧住了一個香飄萬里的世界:肉桂、水仙、雀舌……這些靈性的香味,一一氤氳在我的盞中,我也仿佛置身于兩宋煙雨之中。 光陰為坯,歲月為釉。歷吏的煙塵無法湮沒她的美麗,在光陰的深處、在歲月的深處,古色古香中她們,有許多的傳奇。 我普經站在千年窯址旁,極目而望,天高地闊,山河秀美。我,久久不舍離去。身旁,就是大宋千年窯火之地,我難以用豐富的想象來構思當的圖景,難以用瑰麗的語言來記述那動人的故事。只是,不經意間,眼光和腳下沉積千年的匣缽相遇。它,仿佛在告訴我,這里,曾經是黑瓷的王國,藝術的王國,構成了中國瓷器歷史的文明圖譜,帶著文化的記憶,從北宋一直走來,如璀璨星空、如神秘世界,有了光亮、有了記憶,值得收藏、值得思慕,我在這里和她們相逢。 這周圍,紫繞的是一抹鄉愁。 盞行千里,心系故鄉。那一片紅土地,是盞的故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