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浪翻滾,鄉野灑金。最近,建陽區回龍鄉的群仙輝輝農業專業合作社又迎來大豐收。 “今年,我們采用了種養結合的循環新模式,每畝干谷增收50多斤。”昨日,合作社負責人肖輝輝和記者分享豐收的喜悅,“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更加堅定了我對種糧的信心。” 為了種好糧,群仙輝輝農業專業合作社不斷探索種糧新模式。今年,合作社與福建省恒亮生態禽業有限公司合作,探索“糞肥回田—水稻種植—稻殼回飼”種養結合循環新模式。肖輝輝介紹,恒亮公司將蛋雞日常產生的糞污無害化處理后,作為有機肥料供水稻種植使用,稻殼回收給企業,作為雞飼料輔料,從而形成綠色循環種養。 初嘗新模式,肖輝輝就獲得了好收成,在天氣不利的情況下,干谷畝產不減反增,這讓合作社的社員們對水稻種植干勁更足。“合作社的水稻收割完了,大家又忙著為其他農戶提供收割、烘干服務。”肖輝輝介紹,合作社除了帶領社員進行機耕、機插、機運、機烘、機防、機割和農產品初加工外,還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技術交流活動,提供優質水稻選種、農機技術指導、農機社會化服務等。目前,合作社已發展社員130余人,擁有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無人機等機械設備21臺,合作社每年可為100多戶農戶進行旋耕、機插、植保等社會化服務。 肖輝輝向記者透露,明年他們計劃建設3畝育秧工廠,以減少天氣對育秧的影響,提高秧苗成活率,降低人工成本。“下一步,我們還打算為合作社生產的大米申報綠色食品認證,把我們的優質產品推向更廣的市場。種好糧,我們有信心。”肖輝輝對未來滿懷期待。(湯文娟 曾慶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