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鋼構主體建筑過程中,施工單位先對鋼構主體進行建模。由于建筑主體鋼構結構復雜,空中施工難度極大,成本高,施工單位將零件拼合成整榀進行吊裝,其中,最大單榀重33噸。 最終,項目通過建模技術對所需的胎架、構建重心以及吊裝點進行計算,導出零件加工圖,現場再將零件拼合成整榀,再按預定吊裝點進行整體吊裝。 新材料 便于安裝維護,使用年限更長 在工藝和材料的選擇上,該項目也亮點頻頻。 與新建大型體育場一樣,武夷新區體育場跑道用預制型卷材塑膠鋪設,對比澆筑型塑膠跑道,安裝和后期維護更加便捷,使用年限更長。 站在兩館中間寬大的連接平臺上,項目風景盡收眼底,而腳下的戶外木地板,是來自南平本土企業生產的重竹。在這里,閩北的竹仿佛與體育精神也有了一次特別的融合。 在兩館中間的連接平臺下方,設計為綜合展廳,展廳外部幕墻采用同一規格的新型材料——雙層U型玻璃進行拼接安裝,U型玻璃設計很好地適應建筑不同的弧度,并滿足了展廳采光需要的通透性。 基于建模技術運用,在體育場看臺板制作上,該工程選用了預制看臺板,在項目設計和施工方案確定后,就進行定制,一方面加快了施工進度,節省了工期;另一方面,使得看臺板更加整齊、統一。同時,預制看臺板以直代弧的臺板結構,也降低了施工難度。 另外,看臺地坪漆選用了聚天冬氨酸酯地坪漆系統,這是一種平常用于航空航天方面的材料,相對于普通地坪漆,該材料具有耐磨性、耐候性、防滑及附著力。 風景線 巨幕燈光秀 點“靚”城市夜景 如今,武夷新區體育中心的燈光已經成為一道靚麗的夜景。每當夜晚來臨,體育中心以兩座大型建筑為屏,開啟巨幕燈光秀展播。而這樣巨幅的夜景效果是如何實現的? 記者看到,在兩座主體建筑幕墻上,分布了無數個大大小小并呈漸變排布的圓孔,這些圓孔,每一個都安裝了夜景燈,讓建筑外立面形成了一個“液晶顯示屏”。 燈光顯示效果通過電腦進行控制,可以呈現多種絢麗的夜景動畫。 更環保 循環利用 實現節水、排水的雙重目標 在排水設計上,武夷新區體育中心積極貫徹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室外園區建設中,大量使用了透水混凝土、透水磚等材料。 另外,該工程建立有自身的雨水收集系統。室外鋪設有雨水收集管道,同時,在場館二層重竹架空屋面平臺便于屋面雨水排水的設計,使得雨水收集更快捷。 建筑內設置有4大雨水收集池,雨水通過雨水收集管道進入雨水收集池后,可循環利用,用于園區綠化澆灌等方面,實現節水、排水的雙重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