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辭!建陽這對戰疫夫妻并肩作戰
2022-03-22 09:05:23??來源: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溫柳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請您配合疫情防控安排,盡快向所在村鎮報告出行情況。”忍著腹痛放下打了許久且已經嚴重發熱的電話,建陽區徐市鎮的疫情摸排聯絡員葛超玲這才有空給在大闡村防疫關口值班的丈夫范育霖打去求救電話,告知身體不適出血的狀況。 32歲剛剛懷孕9周的葛超玲還處于孕早期風險期,結婚多年一直盼望著能早點生下一個健康寶寶,對于此次懷孕也是珍之慎之。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疫情摸排聯絡員這個崗位作為連接鄉鎮與建陽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重要“橋梁”,在這個特殊時期異常重要。面對百姓的生命安全需求,葛超玲毅然決然日夜堅守崗位,持續奮斗。 作為疫情摸排聯絡員,葛超玲每天要面對各類流動人員,貨車司機、快遞員、出差人員、游客,摸排工作枯燥而繁復,忙碌時一天要掛十幾個小時的電話。遇到不熟悉流程或是不配合的摸排對象,摸排進度緩慢,更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她最長打過一通電話2個多小時的,跟需要隔離的對象做工作到凌晨兩點鐘,直到對方愿意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主動隔離,她才把心放下。 在疫情摸排聯絡員崗位上,葛超玲已經堅守了600多天。懷孕以后,家人勸她松一松肩上的擔子,安心調養一陣子,她嚴肅地拒絕了,“摸排工作是有延續性的,不能說換人就換人。而且摸排電話打多了,我也摸索出一些溝通的‘小技巧’,能夠更好地開展群眾工作。” 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在葛超玲手上經手摸排的人員、打過的摸排電話不計其數。她總是將存儲數據的U盤扣在鑰匙鏈上隨身攜帶,不論白天黑夜,不論在單位還是家里,任務一來立刻就進入“工作模式”。 作為大闡村下派書記的范育霖,疫情防控任務也相當繁重。大闡村有7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人口將近2100人,如何保障2000多人能夠平安渡“疫”,他費盡心思。每天他迎著朝陽出發,晚上披星戴月而歸,半夜驚醒時刻依然緊繃著疫情防控這根弦。為了筑牢疫情防控墻,編織好疫情防控網,范育霖將大闡村劃分為14個網格片區,對全村人口分布進行梳理,逐步摸清在村人員以及在外人員各省份的分布情況,全覆蓋無死角進行科學疫情防控。還成立勸導站、組建勸導隊,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對村兩委、網格員以及勸導隊員進行業務培訓,時刻保障村民健康安全。 送妻子到醫院安頓好后,范育霖又立即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雖然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少了,掛念卻不會變少。戰‘疫’路上,我們在一起!” 夫妻齊上陣,共駐戰“疫”崗,他們既是伴侶,也是戰友,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舍小家為大家,共同組成一張無形的“抗疫網”,時刻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安全。(葉倩秋 吳麗娜) |
相關閱讀:
- [03-21] 建陽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全面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社會面管控的通告
- [03-21] 建陽區政府召開長者食堂建設推進會
- [03-21] 建陽區召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