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鄉:大棚種植猴頭菇 長勢喜人效益佳
2022-03-09 11:03:57??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溫柳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日,位于回龍鄉澄埠村村食用菌生產基地里,整齊的菌棒上,村民們采摘、分揀,忙近忙出,不亦樂乎。 走進基地,只見菇棚內,一朵朵白色菌菇,毛毛茸茸,形似金絲猴頭,錯落有致地“爬”在菌棒上。如此奇特的菌菇,正是有著“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說的“猴頭菇”。 猴頭菇為齒菌科真菌猴頭菌的子實體,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作為食用菌王國的珍品,猴頭菇屬于藥食兩用真菌,因其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猴頭菇在我國食用歷史悠久,隨著人們長期對于野生猴頭菇的馴化,從事大棚種植猴頭菇越來越多,林永明就是猴頭菇大棚種植戶的一員。 “這猴頭菇對生長環境要求特別高,只有我們家鄉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才能養出這么好的猴頭菇。”說起種植猴頭菇技術,種植戶林永明頭頭是道,“猴頭菇栽培的原料比較廣泛,農村常見秸稈、玉米芯等都可以;大棚環境要保持通風,同時注意保溫;猴頭菇周邊變黃,就可以采摘啦……” 林永明坦言,“這幾年受到疫情影響,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健康養生的時代來臨,猴頭菇的市場也越來越活躍,回鄉創業正當時。”說干就干,多年在外經營石材生意的林永明決心創業,他到浙江等地深入考察學習后,回鄉創立食用菌種植基地,如今與合伙人共同發展種植猴頭菇菌棒10萬棒,預計今年收益可達20萬元。 除了種植猴頭菇,林永明還種植了黑木耳,“大棚先用來培育黑木耳菌絲,待黑木耳菌棒下到地里后,大棚又空出來,讓猴頭菇上架,循環高效利用。”林永明認真地介紹,猴頭菇每年10月左右培育,1個月后上架、生長,2個月后就可以開始采摘,采摘季持續3個月左右,與黑木耳種植、采摘季錯開。“種植食用菌就是份閑不下來的工作。”林永明笑說。 據了解,該種植基地還積極雇傭當地工人,為本地村民提供20余個就業崗位,“越來越多村民參與到我們猴頭菇種植產業發展中來,大家一起,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林永明說。(湯文娟 曾慶芬) |
相關閱讀:
- [03-09] 閩北物流集散中心公司董事長呂建義的物流商路
- [03-09] 建陽區招商引資工作培訓會召開
- [03-09] 建陽區領導調研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