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立體”種菌 林下生金
2022-01-25 15:39:46??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溫柳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種植竹蓀的地點選擇有講究,林子要茂密,陽光不能直射,像這樣有點光透過來正好?!?/span> 新年伊始,位于回龍鄉的一片杉樹林里,省農科院科技特派員林戎斌博士正在耐心細致地指導村民在林地里種植竹蓀。村民們在他的指導下挖土、放置竹粉、種植,一片忙碌的景象。 “這幾年,種植竹蓀讓我們收入提高了,生活也大大改善了?!贝迕窭钣猩吲d地說。2019年,李有生聽說鄉里的菇也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種植食用菌包教包收,還有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就開始在自家竹林里嘗試種植,“通過種植林下竹蓀,每年收入有十多萬元,錢袋子鼓了起來,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了。” “林地種植竹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竹蓀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被林木吸納,而林木生產的氧氣又能供給竹蓀生長,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微循環。”林戎斌介紹,目前很多地方栽培竹蓀還是以棚栽為主,這需要農戶投資搭建遮陽棚,提高了農戶入行的“門檻”,也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回龍鄉以竹類加工的下腳料作為竹蓀肥料竹粉,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空間種植,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對農民固定投資要求較小,真正做到了資源再利用,綠色無污染。目前,回龍鄉種植林下竹蓀115畝,為當地林下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參考模式,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發展樣板。 近年來,回龍鄉聚焦“一枚蛋、一棵竹、一盞茶、一粒果、一朵菌”的產業鏈建設,用好用足“科特派”機制體制,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以實際行動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回龍鄉落地生根。(曾慶芬 葉文清) |
相關閱讀:
- [01-25] 建陽:公交增班次助力春運
- [01-25] 建陽: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 [01-25] 央地企業合作,年產150萬噸!南平首個機制砂生產基地項目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