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技藝傳承人新春送“福”
2022-01-24 09:20:57??來源: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溫柳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新春來臨之際,建陽區上下積極開展“尋福、見福、送福 ”活動,廣大文化工作者和非遺文化傳承人紛紛創作福主題作品,進一步營造“福星高照、福佑中華”“福來福往福在建陽”的良好氛圍。 在非遺文化傳承人吳周福的工作室里,他向記者展示了一款最近燒制成功的“五福”建盞,只見五個福字均勻地分布在盞的外壁,一筆一劃非常清晰。吳周福告訴記者,這款柴燒建盞為彩金釉面,口徑14厘米左右。為了確保五個福字的清晰度,在制作過程中上釉環節非常關鍵。 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周福表示,我們在上釉的過程中,要把握釉水的厚度,讓福字的線條體現出來,這是比較難的一塊,我們這個剛剛好,上釉稍微薄一點,這個福字也就體現出來了。 吳周福介紹,大口徑柴燒建盞的成品率很低,外壁刻字的建盞燒制難度更大。他總共試燒了10多個“五福”建盞,成品率只有四分之一。 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周福說:“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做不出來,只是抱著一個嘗試的想法去試著做,沒想到被我做出來了,整個字的樣子、形狀都出來了。” 吳周福表示,福文化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所涵蓋的面非常廣。自己作為非遺文化傳承人,把福字刻進建盞里,就是想通過文化融合的方式,把福文化宣傳好,傳承好。 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周福說:“福字代表著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覺得把福字刻到盞里,比較有意義,福佑建盞文化產業永遠長存,福佑我們大中華繁榮昌盛。” (黃子榮 劉劍鋒) |
相關閱讀:
- [01-24] 建陽區鄉村振興促進會慰問家庭貧困大學生
- [01-24] 南平市文化藝術館到建陽將口鎮開展“福進萬家”義寫春聯活動
- [01-24] 建陽區舉辦“千人萬福 迎春送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