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把握歷史發展機遇 打造閩北中心城區
2022-01-17 10:25:43??來源:建陽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2月3日,記者在建陽區潭山南路、潭山隧道項目開工現場見到了建陽區委書記魏敦盛,他向記者表示,“在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上,建陽將充分發揮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引領作用,聚焦南平市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目標,堅持大抓項目、大抓基層,著力打造綜合實力首善之區、綠色生態標桿之區、生活品質示范之區、同城發展樣板之區,全力推動省黨代會精神在建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考亭觀書園航拍 (繆德海 攝) 初步預計,建陽區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280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總收入持續位居全市前列。盡管成績不菲,但魏敦盛并不滿足,他指出,省黨代會提出“從‘十四五’開始,力爭用三個‘五年規劃’,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我省基本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宏偉藍圖目標。建陽區要有中心城區的使命擔當,保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以上,力爭到2025年達到600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市前列。 “南平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大做強茶、文旅和康養等產業,建設好武夷山國家公園。” 魏敦盛表示,這是習總書記對南平發展的囑托,也是省委賦予南平的新使命,更是建陽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南平考察重要講話精神“4+2”重點工作,全面融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加快實施68個、總投資121.3億元的建陽段重大項目,著力打造仁山桔柚、吉翔牧業等一批全國科特派學院現場教學點,推動“建陽小白”“小湖水仙”等茶品牌建設,積極探索制定生態敏感型產業目錄、水市場化改革和水產業發展、土地信托流轉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不折不扣將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省黨代會部署轉化為美好現實。 建陽經濟開發區青華科技園(丁健偉 攝)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 “要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魏敦盛說,綠色經濟、文旅經濟與建陽實際相契合,我們將緊緊圍繞南平市“五個一”生態優勢產業,培育壯大“5+3”產業集群,持續打造建陽經濟開發區,加快醫衛材料產業園、林產化工園建設,積極創建醫衛材料實驗室、竹木產業工業設計院,加快培育閩瑞新合纖、龍竹科技、青華科技、金石氟業等龍頭企業。系統挖掘朱子、宋慈、建本、建盞和馬祖道一等特色文化資源,加快建窯遺址國家公園、中國法醫學博物館等項目建設,修復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文化遺跡,辦好考亭論壇、朱子誕辰紀念、建本學術研討會、建盞文博會系列活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響“書香建陽”品牌。 建陽經濟開發區醫衛產業園 (丁健偉攝) 魏敦盛表示,藍圖已經繪就,建陽區將一門心思謀發展,全力以赴抓落實,努力把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動新時代新建陽建設的生動實踐。 |
相關閱讀:
- [01-17] 推進我省鄉村小學科學教育發展
- [01-14] 建陽區童游街道童子山社區開展“揮毫辭舊歲 潑墨迎新春”贈春聯活動
- [01-14] 暨南大學考察團到建陽區調研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