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將口鎮:聚焦“文農商旅”融合 做活特色產業文章
2021-11-18 16:07:52??來源:中國網海峽頻道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從2018年駐村以后,張瓊就一直致力尋找合適的項目,讓村子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她發現了芹口村獨有的特色小吃糕皮,就鼓勵動員村民們大量制作芹口糕皮,同時加大推介力度,著力培育地方品牌,拓展市場銷路。現在芹口村年產糕皮大約1400公斤,已經成為芹口村民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 芹口村的村容村貌整潔美觀 施德書 攝 利用村集體征地提留款,芹口村集體在建陽市區購買了8個店面,年租金達32.7萬元,大大增加了村財政收入。芹口村還利用南平市大力發展“回歸經濟”的機會,吸引鄉賢回歸開辦公司,增加了村財政收入的同時,也解決了村民農產品外送加工與自身就業的問題。2020年,芹口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1.3萬元增加到了2萬多元,村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最近,芹口還有一項“大手筆”的項目:不久前,武夷新區生態食品產業園剛剛在此落戶,該項目是“十四五”南平市政府重點建設項目,規劃占地6450畝,總投資35億元(不含基礎設施建設),一期1000畝已于2020年10月30日正式開工,啟動區面積200畝將作為圣農集團5萬噸多溫帶冷庫及上海久利食品建設用地。可以預見,項目的落戶,無疑將為芹口的產業發展、村民增收帶來巨大利好。 打造三條產業帶謀劃振興“新路徑” “我們要以打造特色化產業作為將口鎮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圍繞重點,謀劃布局。”將口鎮鎮長黃斌告訴記者,下一階段,該鎮將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主動融入武夷新區發展,聚焦特色產業資源轉化,培育一批“一村一景”示范點;利用自然優勢,發展規模化種植,打造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加快培育一批“土字號”產品。 說到今后產業規劃的亮點,黃斌概括為“立足特色資源,迸發產業活力”。將口鎮將結合實際情況,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科學化產業布局,謀劃發展三條產業帶。 打造松柏--芹口-東田,文旅融和產業帶。當地將整合松柏櫻花園,丘苑生態茶園、古云禪寺、云谷草堂、生態越野賽道、東田硯山福地、生態農業觀光園等亮點資源,結合芹口小白茶、建盞制作欣賞等產品,形成觀光、休閑、賽事一體化場所,依托武夷山國家公園旅游環線項目建設的良好時機,牽線搭橋東田村的硯山文化與崇雒鄉的宋慈文化、回潭村的紅色文化與武夷山市五夫鎮的朱子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條特色生態文化旅游線;打造山尾-西岸-將口-橫塘-新建,餐飲住宿商貿融和產業帶。以將口集鎮為中心,提供多樣化的產品供給,保留本地特色咸辣味菜式,輔以其他地域風味,伺機建造將口小吃街、夜市等,滿足不同游客的需要。爭取引進大型超市、影院等項目,盤活千葉灣房產,提高入住率,增加客流量。對西岸村進行外立面改造,環境提升,形成與市委黨校、清風樓相協調的景觀。在山尾村引進客商投資建設菊花、牡丹等花卉基地,設立餐飲休閑一體化農莊,打造網紅民宿、民俗風情民宿等;打造南臺-胡巷-楊香-回潭-石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帶。持續做好茶山生態整治,實施綠色、生態、有機的發展戰略,支持茶企做大做強,扶持3-5家茶葉龍頭企業,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方式,整合域內茶葉種植生產資源。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對加工廠廠房、倉儲設施提升改造,挑選、烘干等機械設備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建設茶葉文化館,收錄斗茶節獲獎茶品,挖掘巖茶歷史,宣傳巖茶功效,同時打造一批以茶為中心的周邊文創產品,不斷提高茶葉的知名度和品牌的美譽度。 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當地將推動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做大規模,大幅提升工業水平。加快發展現代綠色農業,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產業,基本構建茶產業、果蔬產業、糧食產業等特色產業集群,力爭現代農業發展規模和水平得到較大提升。 近日,隨著《南平市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先行方案》正式出臺,將口鎮作為南平市環武夷山國家公園沿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將迎來一系列政策利好。下階段,將口鎮將重點支持現有骨干企業通過引資嫁接、擴建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強。優化以“一企一策”“一業一策”為主的產業服務生態鏈,瞄準“高端化、集群化、綠色化”三個方向,規范有序發展。(林穎杰 林錦旺 施德書)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