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雒鄉: 發力“農文旅”融合 擦亮“宋慈故里”名片
2021-11-17 10:25:35??來源:建陽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計劃,結合鄉里的產業規劃,安照玲夫妻打算,進一步豐富果樹種植品種,采取差異化種植、錯峰化銷售方式,結合崇雒“北接五夫”交通戰略布局,將武夷山游客引入到農場,使生態農業建設與休閑觀光旅游相結合,以特色種植產業促進旅游發展,帶動周邊村民增收。同時加快商標注冊和地理標志申報,擴大品牌效益。 除了“安然”,禾潤宋慈家庭農場也是崇雒的農業重點企業,再過不久,這里也即將迎來桔柚的豐收。 位于該農場的禾潤桔柚項目基地已建成 400畝現代桔柚種植示范基地,總投資1500萬,是目前建陽最大的單體桔柚種植加工企業,項目下階段將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打造集培訓、種植、生產、加工、倉儲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桔柚產業示范基地;2022年果樹將達到豐產,預計年采摘桔柚200萬斤左右,實現年增收1000萬元,基地每年還將帶動50余名農民就業。 崇雒鄉在桔柚種植方面有傳統優勢 崇雒鄉 供圖 據介紹,崇雒鄉在桔柚種植方面有傳統優勢,品質上乘,每年產品都供不應求,但多年存在種植面積不大,種植區域分散的問題,有市場無產量,禾潤桔柚示范基地項目的建設在一定層度上對當地桔柚種植形成產業化、規模化形成良好的帶動示范效應,對崇雒鄉挖掘桔柚的潛在價值起到重要的作用。 崇雒被譽為“蓮果之鄉”,當地除了桔柚、桃子等特色水果,白蓮也是特色農產品之一,全鄉種植面積達2400畝,產值近2000萬元。每當仲夏時節,漫步在南平市建陽區崇雒鄉后畬村,隨處可見一大片荷花競相綻放,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清香。近年來,崇雒鄉積極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增收,為鄉村振興賦能。 白蓮是崇雒特色農產品之一,全鄉種植面積達2400畝 崇雒鄉 供圖 擦亮宋慈文化的“金字招牌” 朱子、宋慈、建盞、建本是南平建陽的四張閃亮的“文化名片”,崇雒鄉是宋慈的成長地和埋骨地,如何做好宋慈文化這篇文章,歷來都是是崇雒歷屆黨委、政府的核心工作之一。 宋慈(1186-1249),福建建陽人。宋慈匯聚古代法醫學之大成,終其一生著成《洗冤集錄》。該書歷經南宋、元、明、清及近現代七百多年,在國內外廣為流傳,是世界上現存最古的、系統的法醫學名著,比西方國家最早同類著作的出版早了350多年,因此宋慈被公認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