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
2021-08-24 17:37:00??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夜風輕揚,明月無語,望著那銀燦燦的月色,自然而然想起了“七月七”的美麗傳說。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也叫七夕節、乞巧節,它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北宋詩人秦觀在《鵲橋仙·纖云弄巧》一詩中寫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意思是說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后便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可以說是家戶喻曉。從最早的《詩經》到南北朝的《古詩十九首》都有不同的記載,傳說天上有一顆織女星,是玉皇大帝的女兒,心靈手巧,常年在天空制造云棉和天衣。牽牛星原來是人間一個貧苦的孤兒,名叫牛郎,他聰明、善良,卻受到了兄嫂的虐待,被趕出了家,和一頭老牛為伴。有一天,和他作伴的老牛突然開口說話:“牛郎是否愿意娶親?”牛郎苦笑道: “我連你這頭牛都沒有能力養活,又怎么能養得活妻子呢?”老牛說:“牛郎,你別傷心了,我有一條妙計,保證讓你娶到一個美麗善良的妻子。”于是,牛郎按照老牛說的方法。在河邊,偷偷拿走了前來人間沐浴的織女的衣裳。然后躲在樹的后面,沒有了衣服的織女無法飛回天宮,后來留在人間與牛郎結為夫妻。他們男耕女種恩恩愛愛,并且生育了一兒一女。生活過得幸福又美滿。可是玉帝知道了這件事情后,勃然大怒,派天神下界強令織女返回天宮。頃刻間,牛郎哭天喊地,織女淚灑天空。那頭老牛長嘆一聲說:“快剝下我的皮,裹在身上,帶上孩子去追回織女吧!”話音未落,老牛就倒地死去。牛郎身裹牛皮,足蹬牛角,挑著孩子,前去追趕。眼看就要抓住織女的手,不料王母娘娘拔下頭上金簪,劃出一道天河,阻斷了去路。可憐的牛郎與織女牛只能隔河相望,不得相聚。后來日夜思念妻子的牛郎,帶著孩子站在河西,望著河東的織女,天天悲泣,化成了一顆星星。牛郎的癡情和誠意終于感動了玉帝。被獲準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和織女相會。于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天上的喜鵲就口銜木條在天河上搭建一座橋梁,讓織女和牛郎渡河相會。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讓人間有了“七月七”的美麗傳說。也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和祝愿,被后人世代傳送。“前世姻緣莫錯過,有情終能成美眷。”這正是七夕節所要表達的美好祝愿吧!于千萬人中,你我初識,淺淺相遇,深深相惜,思你,花開花謝時;念你,秋風秋雨時;想你,朝朝暮暮時。 真心希望天下所有相愛的人都能夠相愛到永久,此生共白頭。(徐長珠)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