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游街道:融洽鄰里關系 共建和諧社區
2021-08-24 17:29:09??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現在,我們小區鄰里和諧、干群融洽,這就是我們理想的幸福生活!”近日,筆者在童游街道童子山社區萬晟皇庭小區聽到了居民的交口稱贊。 基層治理一直以來都是各社區居民關心的問題,為推動社區治理從“瓦片化小區”向“融合家園”升級,近年來,童游街道童子山社區整合小區退休黨員、在職黨員力量,以社區黨委為核心,以打造“近鄰”黨建為抓手,推行“志聯睦鄰”工作模式,以開展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為契機,采取“志愿服務+組織聯動+睦鄰活動”的運行機制,有序開展“近鄰”黨建工作,開辟了基層治理新路徑。 “志愿服務”讓小區治理從“無人理事”到“黨群共治” “請大家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建議意見。” “小區停車標識不明,朋友來玩停車很不方便。” “兒童游樂場缺乏地墊,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7月15日一大早,萬晟皇庭小區民心議事亭里,小區黨支部書記雷明財又開始了例行的民情民意收集活動。雷明財是一名退休的老黨員,因為熱心,他“志愿”擔任了小區黨支部書記。 童子山社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成立“民情民意”收集小組,規定每月15日組織居民黨員群眾在小區民心議事亭、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收集民情民意活動。 不久前,萬晟皇庭小區業主群里有業主反映電梯未定期年檢、小區內充電樁用電情況不透明等問題。雷明財在收悉意見后,第一時間召集小區黨支部其他成員和社區黨委書記、居民代表、物業代表,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在社區的幫助下,經過協商,物業同意按照相關要求解決相應問題,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安全。 “小區能解決的就在小區內消化,不能解決的,我們及時匯報社區解決。盡力把服務帶到小區居民家門口,從而營造和諧的鄰里氛圍。”雷明財說,“現在,居民有事都會在線上或線下聯系我們。問題解決了,大家也更愿意參與到小區共治中,彼此之間的互動無形中增進了鄰里情。” 從“無人理事”到“黨群共治”,童子山社區創新方法,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轉變部分居民“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觀念,讓小區居民自主、自愿參與到小區治理中。今年以來,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次,為民辦實事好事33件,受益群眾已達200多人次;依托小區文化長廊內的“民心議事亭”,解決居民反映的鄰里糾紛20余件。 “組織聯動”讓小區黨建從“一盤散沙”到“眾志成城” 經過5個多月的裝修完善,萬晟皇庭小區黨建服務中心已初具雛形,服務中心內部基礎設施也在進一步完善。 在“民情民意”收集活動中,不少居民渴望在小區內有一個室內活動室。社區黨委對居民反映的問題高度重視,黨委書記黃桂芝組織人員到小區內展開調研,經過與民政局相關人員多次溝通申請,與小區居民代表、小區支部黨員開會討論后,決定將小區開發商預留給社區的用房建設成為黨群服務中心。 “目前,我們社區黨委攜手各黨建聯盟單位正在開展‘捐書筑夢,共沐鄰里書屋’捐書活動。”黃桂芝介紹說,隨著黨建服務中心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社區黨委已經在服務中心內開展多次活動。 黨群合力,共同畫好“同心圓”。在增進小區居民感情、提升社區活力的同時,童子山社區積極探索從強化組織建設為抓手,發揮兼合式黨支部功能,凝聚黨員力量,推動黨組織鏈條延伸至小區服務模式。通過萬晟皇庭小區黨支部打造“志聯睦鄰”近鄰黨建品牌,采取“志愿服務+組織聯動+睦鄰活動”運行機制,全力打通服務社區群眾的“最后一米”。同時,社區還發揮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婦女等群體作用,積極當好“近鄰黨建”工作的踐行者、宣傳者和模范者。發揮退休黨員作用,通過組建“糾紛調解幫幫團、困難幫扶幫幫團、便民共享幫幫團、聯盟助夢幫幫團”,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的近鄰服務,合力解決居民反映的煩心事、揪心事。 “睦鄰活動”讓小區居民從“閉門不見”到“鄰里互動” “今天是個溫馨的日子,感謝社區以及志愿者們給我們舉辦集體慶生的這個活動,我平常都不過生日的,有你們的關愛我們不再孤單。”5月8日,童子山社區黨委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學史力行、愛獻母親”感恩母親節活動,此次活動共吸引了15對家庭報名,并邀請了5位空巢老人參加。 7月19日,童子山社區舉辦“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經典故事演講比賽。7名參賽小朋友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向社區群眾普及黨史知識,增強群眾的參與性,提升學習興趣。 …… 近年來,伴隨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居民生活節奏加快、休閑方式多元,傳統守望互助的鄰里模式正在消解,城市鄰居看似“比鄰而居”卻心隔天涯、形同陌路。為此,社區結合傳統節日,有序開展“一月一主題”睦鄰活動來增進鄰里互動。 “可以帶著孩子來到室外與其他的小朋友玩耍,咱們大人也可以相互交流,比起一到晚上關門閉戶窩在家里好多了。”居民小劉說,平時白天上班忙,晚上才回到了家,好多鄰居都沒怎么碰過面,更別提交流了。趁著空檔期,帶著孩子參加活動,充實多了。 截至目前,童子山社區共開展活動30余次,群眾參與人數達1500余人次。除了舉辦線下活動,社區黨委還創建了“童游街道童子山社區”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定期推送社區工作動態、黨史學習教材、打造“線上紅色講堂”,開通共建共治渠道,傳播先進思想理念,加強居民“云交流”,讓鄰里間“足不出戶”也能參與到小區治理當中。 通過推行“志聯睦鄰”特色基層治理做法,全力打通服務社區群眾的“最后一米”,童子山社區實現了居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發展,不僅豐富了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增進了鄰里之間互相交流的情誼。(姜法彪 鐘穎琪)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