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接頭戶張福州的革命故事
2021-07-08 18:17:27??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童游街道“五老”張福州的家中,談起他當接頭戶的經歷,已經89歲的張老就好似打開了話匣子,將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向我們娓娓道來。 1932年,張福州出生在長坑村后溪自然村的一個貧苦家庭。長坑村是寧德市古田縣鳳都鎮最小的行政村,地處南古甌交界地帶,四面群山環繞,是開展游擊斗爭的天然屏障。據他回憶,陳貴芳帶領的游擊隊隊伍也經常在這一帶活動。 張家住在山腳下,是游擊隊隊伍上山的必經之路,母親便經常接待路過的游擊隊,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拿了出來。張老與游擊隊也漸漸熟悉起來。 有一天,游擊隊隊長鄭重地告訴他,準備發動長坑村的貧農們組建一個“貧農團”,讓他幫忙聯系,張老沒有多加考慮就馬上答應了。經過張老的動員,村里20多戶貧農組建起了“貧農團”,大家還推選他擔任團長。就這樣,年僅15歲的張老正式成為接頭戶,為游擊隊送米、送菜、送情報,有一次差點失去了生命。 “那時候生活很困難,大家寧愿餓著肚子,以野菜、野果充饑,也要把家里的糧食留給游擊隊。”回憶起那段時光,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追查,張老都是等到天黑了才敢上山,要走30多里路,耗時近4個小時才能找到游擊隊。1948年,有一次情況緊急,白天就要把信送上山。張老在送信的途中碰到了國民黨保安團,他連忙用樹葉把信包住,并用泥土包裹著樹葉,扔下了山。保安團問:“扔的是什么?是不是送給游擊隊的情報?”他說:“不是,只是用石塊扔鳥。”保安團下山找,沒有找到信,就把張老抓了回去。 張老被保安團用鐵線綁住右腿,倒掛在房梁上七天七夜,還用木棍對他進行嚴刑拷打。在這種情況下,張老一句話都沒有說,他知道一旦他暴露就會牽連到很多人,犧牲他一個人沒什么,保全大家才是最重要的。后來,因為張老的母親給當地的保長家做過保姆,在保長擔保下他才得以活命。但是他的左腿被打斷,短了一寸,也因此落下了終身殘疾。 “從開始送信的那天起,我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為了全中國的解放,死了也值得。”脫困后的張老并沒有因此感到害怕、退縮,而是更加堅定了為革命事業奮斗的信念,堅持為山上的游擊隊送糧食和情報,直至1949年閩東解放。 解放后,張老在古田縣鄉鎮府當干部,1967年他和家人遷居到了建陽童游公社新嶺大隊。到新嶺定居3個月后,大隊的干部就上門來請他當會計,他也經常向身邊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宣講革命故事,深受廣大鄉親敬重。 雖然他現在很少出門,但是通過電視,了解到高鐵、高速四通八達,輻射東西南北,農村也都通了水泥路,細數這些年來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張老說:“新中國發展越來越好了,革命先烈的流血犧牲都是值得的,希望青年一代能夠傳承好革命優良傳統,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朱麗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