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齋
2021-05-28 16:10:20??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支榮慧 打從開始寫毛筆字,斷斷續續走到現在,也不容易。年輪輕易一碾而過,偶望鏡子中的我,頭發些許白了,鼻子不禁一酸,這就是歲月的痕跡。寫字的時間實在是不敢說短,慚愧天資愚鈍,所以沒取得什么驕人成績,但內心卻一直愛著寫字,舍不得丟下,所以在堅持著。一得空閑,還會寫字。寫字的人,大都有個齋館名,以表雅氣。我是凡夫俗子,一切愛隨大流,自然無法例外,也想取個齋名,附庸風雅一番。但說實在的,要取個齋館名,實在是不好取,因為一怕俗,俗了反見不出雅;二是怕別人用過,全國學書者甚眾;三是要有自己貼身的感受,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考慮這個問題足足有兩個月之久,也請了一些朋友幫忙考慮,都得不到答案。 四月的某天下午,無事可做,一個人托起腮幫,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發呆時,腦中不禁浮現老家農村老房子院子里我親手種下的那棵梧桐…… 每年四月,這棵梧桐開滿了白色的花,很遠就能聞到香味。春風吹過,一樹花落,地上潔白一片,似雪覆蓋。我與同伴們常在院子里輕輕的撿起桐花,把花放在嘴里,輕輕一吸,嘴里滿是甜味。然后把花當作喇叭,想盡辦法,看誰吹得最響,也有小伙伴吹不出聲的,被大家取笑。童年的時光是一生里最快樂的。到了秋天,春華秋實,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樹上結滿了桐籽,秋風乍過,樹上的桐籽紛紛往下落,一沒留神,從桐樹下走過,腦袋都有可能被桐籽擊中,如果沒被擊中,就暗自慶幸一番。 我的父母親都是本份的種田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有自己的看法,將梧桐視為家里的風水樹,把梧桐看作家里的的一員,象看護自己小孩一樣的愛護它,不允許任何人侵犯它,所以,這么多年來,這棵桐樹還非常健康地存在著。 前塵隔海,童年的歡樂再也尋不到了,生活變幻,世事艱辛,讓我學會了唯唯諾諾,我已不是當年那個敢說敢做,意氣分發的英俊少年了。但老家那棵梧桐四月間依然飄著香味,它始終盛開在我的記憶之中。 “桐花萬里丹山路”,鳳凰擇桐而棲,桐花的清香,能引來金色的鳳凰,帶給我們的盡是祝福,我為何不用“桐花齋”這個齋名呢?我愿把桐花的香味,帶到人間,帶給大家清香,我相信這也是每個學書者孜孜不盡的追求。 前幾年老家征地拆遷,百年老村永遠消失。“桐花齋”我亦停止使用,讓他成為我心中塵封的一段記憶吧,里面照見了我的童年、少年時光。人生易老,人容易變世故,鄉愁卻是永恒的,無法從心里割舍,注定成為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