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松政根據地的形成
2021-05-26 16:22:49??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建陽東部地區,在政和東平農民運動的影響下,漳墩姜地人何德生,帶領農民協會會員沖進豪紳地主家中,破倉“借糧”, 并將糧食分發給農民,此舉推動了漳墩地區農民運動的發展。 1932年,黨組織在漳墩龍安、外屯、杭頭等地建立黨領導下的農民協會核心領導機構——工作團。漳墩地區的農民運動與松溪、政和的農民運動連成一片。 1934年8月,中央紅軍紅七軍團五十八團800多人在黃立貴率領下,消滅了國民黨地方反動武裝之后,在政和西表村相繼建成立中共建松政中心縣委、建松政蘇維埃政府,建陽境內有杭頭、外屯兩個區委、區蘇。 何德生,1897年出生于漳墩姜地村。童年喪父,其母因無法償還債務被迫改嫁,幼小的何德生由其堂叔何庭文收養。其堂叔在姜地經商,為人仗義疏財,在附近幾個村莊小有名氣。在何德生十歲時,就成了其堂叔的一個好幫手。后來,堂叔送他去姜地的私塾讀書,但好景不長,由于連年災害,其堂叔所經營的小型商店瀕臨倒閉,何德生也隨之輟學。 1929年初,東平成立“農民協會”(又稱民眾會)的消息傳來,何德生興奮異常。不久,他就參加民眾會組織,并 成了一名骨干分子,他深入各村,串聯親友,發展農會會員,并只身前往東平參加楊則仕組織發動的“破倉借糧”斗爭,將“借”來之糧帶回幫助鄉親度過饑荒。1933年,何德生在龍安村成立“龍安工作團”,領導農會會員在龍安抓土豪籌糧款,帶動了鳳凰、沙堤、杭下一帶村莊農會的工作。年底,何德生以其出色表現,被吸收入黨,成為一名正式黨員。 1934年9月,杭頭(姜地)區成立,何德生被任命為區委書記。1934年10月,建松政地區召開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何德生被選為蘇維埃執委兼土地部部長。 何德生在擔任杭頭區委書記和建松政蘇維埃政府土地部長后,領導各村群眾分了青苗,集中全區的地主土豪開會,宣布黨的政策,嚴令執行“減租減息”,廢除一切不合理的契約,并將集中收繳的債券當眾燒毀,這等于給廣大貧苦農民吃下一顆定心丸,使大家對開展“減租減息”斗爭空前高漲,群眾對何德生的信任也進一步增強,遇有疑難事多向他請教,使黨與群眾的聯系得到加強。 在三年游擊戰爭的險惡環境中,何德生踏遍轄區的崇山峻嶺,深入發動群眾參軍參戰,帶領群眾與進犯之敵進行巧妙周旋,掩護建松政游擊隊一次次地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經常以不同身份出現在群眾之中,宣傳黨的團結抗日政策。1941年2月擔任水吉特區委書記以后,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遇事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又能慎重行事,辦事認真,配合游擊隊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的籌款捐糧任務,連續不斷地在泔洋、外屯、杭頭、新村、黎坪等一帶向土豪劣坤籌款,被頑固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可又找不到何德生的一點蹤影,只能收買叛徒,偽造何德生背叛投敵的材料,有意讓游擊隊收到,結果造成何德生夫婦均被錯殺的悲劇事件。 不久,水吉特區委和建松政游擊隊聯合查出了真相,鎮壓了出賣何德生烈士的叛徒,對上當受騙的有關人員也給予嚴厲批評教育,還為何德生公開平反昭雪。(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