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縣蘇維埃政府第一任主席:邱有貴
2021-04-30 10:48:59??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邱有貴外號“邱大膽”,建陽蘇區杰出的領導人,1908年出生于崇安縣吳屯鄉潘屯村人的一個貧農家庭。1928年春,共產黨員江和生、徐日榮秘密住在他家,向他灌輸了一些革命道理。青年邱有貴的心頭漸漸亮堂起來,明白了要使窮人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就要推翻當下的剝削制度。 1928年9月,革命的烈火在崇安上梅一帶燃燒起來了。這時,邱有貴的父親為生活所迫,帶著全家老少九人搬回仙店鄉曹源村定居,靠租種20多畝薄田過日子。邱有貴聽說上梅暴動后,決定立即到上梅參加革命。就在其準備啟程時,徐日榮又一次到他家,給他一個任務:潛伏仙店民團,了解敵情,準備為攻打仙店鄉公所的游擊隊帶路。邱有貴接受任務后以賣木柴作幌子,接近仙店鄉兵周宗才、徐咕仔等人,向他們宣傳革命道理,勸說他們投奔革命。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邱有貴脖子上系上紅布條,手持大刀,帶著80多名游擊隊員從下梅直插仙店。在周宗才等鄉兵的接應,仙店鄉公所很快被攻破。戰斗中,邱有貴渾身是膽,狠沖猛殺,一刀砍殺負隅頑抗的民團團長。從此,邱有貴就以“邱大膽”的稱號名揚四鄉。 1929年,邱有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后,擔任過鄉蘇、區蘇軍事部長,建陽縣蘇維埃政府第一任主席,中共建陽縣委書記等職。革命工作中,邱有貴作為指揮員,運籌帷幄,機智果斷;作為戰斗員,身先士卒,沖鋒陷陣。蘇區的戰士群眾,一提起邱有貴,就連聲夸獎。敵人抓不到邱有貴,就威脅要殺他的全家。邱有貴毫不示弱,把全家人從曹源村搬到下梅蘇區。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兩個哥哥都參加了革命,其中一個哥哥邱云貴犧牲在江西。 1933年4月,閩北蘇區的“肅反”運動擴大化,關、押、殺了一大批對革命忠心耿耿的干部、戰士。當時,建陽縣蘇駐地澄滸村,設有一個“肅反”勞改隊,里頭有許多錯押的好同志。邱有貴出于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對和抵制“左”傾錯誤路線,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保護了很多革命同志。 1935年春,“左”傾冒險主義者不準紅軍游擊隊離開原地進行靈活機動的游擊戰,使得大片蘇區淪于敵手。在“左”傾冒險主義束縛下,建陽蘇區也慘遭摧殘。在革命受到挫折時,邱有貴反而更加堅強起來,他和汪林興等領導人,組織群眾開展游擊戰。他們在米缸和箱柜中裝上炸藥,引誘敵人搜查,炸死炸傷了許多敵人;在進山的要道上埋地雷、使用挨絲炮和大石塊阻擊敵人,有力地支援了紅軍和游擊隊。 為迫使邱有貴屈服,敵人將其即將分娩的妻子抓到崇安,嚴刑烤打,并放出風聲:“只要邱有貴脫離共產黨,就可以放其妻回家。”邱有貴不懼威脅,率領游擊隊戰士,接連端了幾個偽鄉公所。氣急敗壞的國民黨當局,處死了其產后幾天的妻子和嬰兒。 國民黨當局殘酷的行為,更堅定了邱有貴的信念,表示: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不要說他們殺死了我的妻子、孩子,就是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會向反動派低頭! 1935年春,邱有貴接任建陽縣委書記。他率領縣獨立營,轉戰在武夷山下,經受了三年游擊戰爭的嚴峻考驗,恢復和發展崇陽邊老根據地,為革命保存了一支抗日有生力量。縣獨立營北上抗日后,他率縣委機關堅持在建陽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4月,在“建陽事件”中殘遭國民黨頑固派殺害。(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