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家的桑葚熟了
2021-04-20 15:48:32??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暮春時節,建陽區潭城街道周墩村的阿蘭桑葚采摘園里不同品種的桑果陸續成熟了。“這是‘無籽大十’,這是‘白珍珠’,這是‘四季果’,這是‘桂花蜜’……”阿蘭一邊忙著打包熟果一邊說,“周末的時候人最多,一天入園人數有五六百人,銷售額最多能達到5000元。” 從建陽城區出發,行車10余分鐘就到了阿蘭家的桑葚采摘園。“我叫高順蘭,我的果園就叫阿蘭。”快人快語的介紹,讓人一下記住了這個招牌。 近些年,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增多,村里不少土地撂荒。高順蘭夫妻倆便萌生了流轉土地種植果樹的想法。和高順蘭夫婦一拍即合的還有年逾七旬的余遵義。兩家商議合伙在村里種植桑樹,發展桑葚采摘園。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他們的想法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2018年,在周墩村村主任連子富的帶領下,阿蘭夫婦和余遵義一同到邵武、海寧等地考察學習桑葚種植技術。回來后,試種了一畝多的桑樹。 橫間3米,縱隔2.5米;施農家肥、有機肥;疏梢法、夏伐法……余遵義自學的種植技術應用田間。“余老可是個深藏不露的‘掃地僧’,我們試種成功,多虧了他。”阿蘭介紹說,“余老是我們的技術骨干,別看余老今年73歲了,上網、拍小視頻、學技術,他可是緊跟時代的。” 2019年,桑樹碩果累累,豐收給了他們更多的動力。但是,種植事業并沒有順風順水。2020年年末的一場寒潮給不耐寒的果樹沉重一擊,桑樹幾乎絕收,兩家賠進去了幾萬元。“既然開始做了,就不能輕易放棄。”余遵義一邊學習果樹御寒的辦法,一邊向農技站的科技特派員請教。 今年年初,他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購入防寒薄膜,給每棵果樹罩上。得益于大家的悉心照料,今年果樹長勢喜人。4月3日,果園正式開園,對外開放采摘,每天都迎來許多游客。“自駕來的家庭特別多,車子多的時候停了近百輛。” 為了促進熟果銷售,阿蘭還發展線上銷售,利用微信朋友圈推廣,積累了不少“粉絲”,線上日銷售額最高時達到2000元。“金杯銀杯,不如顧客的口碑。”負責果園推廣和營銷的是高順蘭的兒媳婦余麗平,她告訴記者,除了嚴把產品質量關,他們還注重服務,有條件的就送貨上門。“一天下來,要往返城區送貨好幾趟,雖然辛苦,但親力親為,收獲更甜。” 如今,阿蘭桑葚采摘園的規模達到了30畝,果園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她和余老又計劃增種楊梅,“桑葚采摘季就1個月,摘完桑葚摘楊梅,無縫對接。”阿蘭笑呵呵地說。 “下一步我們打算完善道路等基礎設施,再成立合作社,發展農家樂、民宿,讓小村莊變成網紅點,帶動大家致富。”村主任連子富滿懷憧憬。(湯文娟 莊妍 莊潔華)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