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期森林資源核算研究成果公布
2021-03-16 15:39:24??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郭香玉)3月1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了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三期全國林地林木資源核算、森林生態服務價值核算和森林文化價值評估的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期末2018年,全國林地資源實物量3.24億公頃,林木資源實物量185.05億立方米;全國林地林木資源總價值25.05萬億元,其中林地資產9.54萬億元,林木資產15.52萬億元。與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期末2013年相比,林地資源面積增長了4.51%,林地資源價值量增長了24.87%;林木資源實物存量增長了15.12%,價值量增長了13.70%。 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提供生態服務總價值為15.88萬億元。與第八次森林資源清查期間2009年-2013年相比,全國森林生態服務年實物量增長明顯。其中,涵養水源功能中調節水量增加了8.31%,保育土壤功能中固土量增加了6.80%、保肥量增加了7.50%,凈化大氣環境功能中提供負離子量增加了8.37%、吸收污染氣體量增加了5.79%、滯塵量增加了5.36%。全國森林生態服務年價值量從12.68萬億元增長到了15.88萬億元,增長了25.24%。 全國森林提供森林文化價值約為3.10萬億元。森林文化價值評估方法中相關指標如“人與森林共生時間”就低取值,未計算森林文化價值的外延效益。由于森林的文化價值與森林的生態服務價值、經濟價值既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國際國內關于森林文化價值評估研究多處于定性范疇,基于歷史與現實的復雜性和人類認識的局限性,難以做到精準核算并窮盡其價值。而我國森林文化價值核算是首次創新性開展工作,用相對準確的概念界定指標體系并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以后還將深化研究,逐步完善。 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項目總負責人江澤慧表示,“森林文化價值評估主要數據來源于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價值量評估中涉及的國內生產總值、森林旅游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區域人口等主要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文化和旅游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 江澤慧說,為確保核算結果科學可靠,此次計量和核算只包括目前技術手段條件下可測量的森林資源,一些難以定量化的森林資源的核算,尚需要進一步在指標選擇、參數構建等方面,深入細分和量化研究,使其逐步趨于完善、更加貼合實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