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鄰里"中的幸福密碼
2020-12-21 16:28:20??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樓道內照明設施老化,晚上小區樓道內漆黑一片,影響居民安全出行。”“安裝路燈,費用從哪里出、誰來管理是關鍵。”日前,位于潭城街道中南社區雙溪樓的“紅色庭院”內聚集了十余名黨員、樓棟長和居民代表,就樓道照明設施老化問題進行交流討論。經過1個多小時的協商,聯建單位、社區、居民三方共同議定了治理方案,困擾雙溪樓居民多年的出行難題終于有了解決辦法。 “紅色庭院”解難題 “以前有路燈損壞、車輛亂停放等問題,大家著急卻又沒有什么解決辦法。現在‘紅色庭院’的設立,為居民解決小區治理難題提供了渠道。”居民陳祥忠說。通過“紅色庭院”,大家共商共議,對雙溪樓進行了照明系統提升、墻壁粉刷、休閑座椅安裝、花圃栽種等一系列改造,以往樓下車輛亂停亂放現象不見了,小區環境得到了改善,居民幸福指數也提高了不少。 “紅色庭院”是中南社區黨委在推進“近鄰”黨建工作中,探索建立的居民共商共議新平臺。 “社區依托‘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庭院黨小組’的治理網格,設立了‘紅色庭院’,把‘議事廳’從會議室搬到了小區,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中南社區黨委書記王燕說。目前已經對轄區內4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改造升級,在樓棟、街道小巷中開辟出了“紅色陣地”,建立起了社區、聯建單位、居民代表共商共議共治的聯動工作機制,為居民群眾提供精準化服務。今年以來,社區通過“紅色庭院”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10余場,解決小區治理難題20余個。 “紅色聯盟”暖民心 “阿姨,您最近要注意用藥,好好休息,把血壓控制好。”在興建社區洪阿姨家,南平市第二醫院的醫護人員拿出醫療箱為洪阿姨測血壓、“開醫囑”。 60多歲的洪阿姨患有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腿腳不方便,長期臥床。興建社區得知情況后,經與聯建單位南平市第二醫院溝通,由該醫院醫師定期到她家進行詳細的飲食和康復指導,并跟蹤了解她的病況和藥物使用情況,真正做到為居民的健康“把脈”。 興建社區位于老城區,轄區多為老舊小區,外地務工人員和退休老人較多。針對這一情況,興建社區黨委強化“遠親不如近鄰”的互幫互助意識,充分調動聯建單位和轄區單位的黨員群眾,依托“鄰里互助+社區聯建”模式,成立了以聯建單位、轄區單位、社會組織等組成的“鄰里紅色聯盟”,充分發揮住在小區的醫生、律師、警察等人的作用,為小區居民辦實事、解難題。 “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可以隨時聯系我們。”社區孤寡老人遇到修理家電、換燈泡、購買糧米等生活小難題,只要有需求,“鄰里紅色聯盟”都會迅速響應,幫忙解決問題。今年以來,幫助小區居民解決了30余件煩心事、揪心事。 “這里環境優美,每天晚上都能和其他老同志一起散散步,聊聊天,鄰里氛圍也非常和諧,我們在這真正感受到了安居和便利。”說起在社區的生活,70多歲的李老伯贊不絕口。正是有了“鄰里紅色聯盟”的溫暖與關愛,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老人們因兒女不能常伴身側的失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了“家門口”的溫暖。(通訊員)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