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 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020-11-27 11:00:04??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我們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更應該砥礪奮進、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篇章,助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 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理想信念是人們奮斗的精神支柱,是人的精神之“鈣”。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那么他在精神上就會缺“鈣”。同時,理想信念教育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戰略任務,是固本培元、補鈣壯骨的基礎工程。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首先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今年暑假,我來到區委宣傳部實習,除參與日常工作實踐外,還參與了宣傳部每周夜學等理論學習活動,內容涉及理想信念的方方面面。實習期間,我積極參與下鄉調研、愛心義賣、參觀優質企業等活動,有很大的收獲,對自己的家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撰寫的新聞稿和體會文章在《建陽報》和中青網發表,受到很大的鼓舞。這次實習,不僅讓我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增強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讓我堅定了“喜看家鄉新變化,我與家鄉共成長”的信念,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堅定的意志和自覺的行動。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時代新風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是一種關系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強大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可見,堅定文化自信,學習并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 這次我在家鄉實習,才讓我發現我對她的了解遠遠不足。我的家鄉建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公元205年就已置縣,是福建省最早設置的五縣之一,獲評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是宋代理學家、教育家、哲學家朱熹的故里,“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和程門立雪主人公游酢的家鄉,是“中國建窯建盞之都”,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享有“圖書之府”“建本之鄉”的美譽。到了近代,建陽曾建立縣級蘇維埃政權,成為閩北蘇區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多次遷入建陽境內,直接領導了建陽人民的抗日反頑斗爭。建陽也因此成為全國少有的堅持“紅旗不倒”的縣份之一,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二類老區縣(市)。 作為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在新聞宣傳中更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通過對家鄉的了解,我發表的《挖掘歷史人文故事引領踐行核心價值觀》《建陽:“畢業集市”掀起愛心義賣熱潮 善款捐助困難兒童》等文章,前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信心的,后者展現了當代青年人對時代精神和擔當意識的積極發揚。今后,我將繼續將文化自信、時代精神、使命擔當與專業相結合,做到堅定文化自信,弘揚時代新風。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有正確的三觀,國家、民族才有前途和希望。青年人是否有學習正確的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他能否成長成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很關鍵的一環。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要真正讀懂弄通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我認真研讀了《習近平在寧德》等四部采訪實錄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等書籍,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求知問學,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本領,向求真理、明事理、增本領的方向闊步前進,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同時,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習、生活、實踐的各方面,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目前,我國不僅面對國內外明顯增多的風險挑戰,同時正經受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考驗。我們每一個青年人都不應該成為歷史的旁觀者,而是應該勇當時代的弄潮兒、中國夢的踐行者,以青春之名,續寫時代華章,砥礪奮進、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者:莆田學院 虞悅;指導老師:徐敏】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