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重晚晴
2020-11-03 15:23:49??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歲月悠悠,時光靜美,菊花黃,桂花香,不知不覺重陽已來臨。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相傳老子九月初九生,老子高壽,以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又有長久之意。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不僅寫出了重陽節的意義,還寫出了重陽節的風俗。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想起與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話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伙伴。你在他鄉還好嗎? 重陽節正值仲秋,天高氣爽,云淡山青,金桂飄香。在這一天,一些體健心寬的退休老人,自發組織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你看他們一個個鶴發童顏,紅光滿面,笑容可掬,身心已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多么愜意幸福。登高遠眺,風光無限,心曠神怡,又能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感嘆祖國的大好河山。幾度夕陽紅,九月九的夕陽最紅! 而在鄉村的老人們,大多數要照看留守兒童,挖地種菜,關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他(她)們的節日又是另一番情景,節日那天,我也回趟鄉下看望母親,隔壁家的堂嫂,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2個小孩就留給他們帶。重陽節堂嫂早早就起來蒸薯糕,既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糕”和高大的“高”同音,堂嫂把重陽糕切成薄片貼在他兩個小孫子的額頭上,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成長。她還高興地告訴我,她兒子媳婦打來電話問好,還寄禮物回來了。 人老了需要的不只是吃飽穿暖、住大房子、享清福等物質需求。他們可能更需要的是一句簡單卻又貼心的問候,偶爾歡樂溫馨的小聚……以往每次去鄉下母親家,返回時,母親就會交代,你們姐弟妹回到各自家里要打個電話回來跟我們說聲平安到家。然而每次都是父親打來電話問:“你們到家了嗎?”后來父親走了,就母親接著重復那句話,再后來我們讀懂了這句話的含義,理解父母時刻擔心子女們的安危。如今,回到家的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給母親報個平安。一句“你們到家了嗎?”包含著父母對子女的關心、疼愛與牽掛。在我們工作忙碌時,別忘了打個電話回家問聲好;當我們出門在外時,別忘了隨時讓父母知道自己很平安;在我們不能回家時,別忘了給家里捎個信,有空打個電話或常回家看看。不留下“有子欲養而親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的遺憾和悲傷。”父母在,家就在。朋友,惜福吧! 歲月是一杯酒,純烈灼口,但余香繚繞。歲月是一杯茶,飄搖著氤氳的香氣,給我們慢慢品茗。歲月就是我們足跡所走過的痕跡,書寫著我們的人生。 “夕陽無限好,晚霞更生輝;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情。”夕陽柔和卻不柔弱。在此,真心祝愿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老年朋友們快樂、健康、長壽。(徐長珠)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