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 學有所成
2020-10-23 16:48:04??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有志者,事競成”。超過1000天的熔煉鍛造,我重新定義自己,成為一名公職律師了。 我原本是一位獲工學學士學位的本科生,工程師,有38年警齡的監獄人民警察。斗轉星移,彈指一揮間。當我選擇去參加“全國第一考”法考之路時,已是位帶孫子的爺爺了。2019年58歲的我,梅花香自苦寒來闖關成功,成為當年度全省通過法考最年長的考生。這也稱得上我這當爺爺給孫子一件最別具一格的禮物--學習精神--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2020年8月初經福建省司法廳審批成為建陽監獄一名正式公職律師。 記得2016年春節剛過,我大膽地邁出第一步,去開啟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法考的備戰開始了。我是1982年工科畢業的,在職又非法本,基礎特別薄弱,一切從零開始。每天早晨6點至上午上班前。中午14點至下午上班前,晚上從晚飯后至23點或到23點30分進行看課件,做真題,背誦知識點,反復琢磨領悟法理。但這種工作之余的碎片化學習,每天的復習時間還是少,像擠牙膏一樣擠出來,影響了學習效率。在我的學習途中還是擁抱了未知的風險,每每考試,一路敗北......但我沒有氣餒,不忘法考初心,持之以恒地堅持每天閑暇時間學習,自覺少社交,不做無關事,把休息日、節假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與視聽、熟讀、多練、勤背、善思等各種學習方法結合用上,甚至上班空隙間也不忘把備考書看幾眼,到了考前就請休假,集中精力沖刺.....學習的日子,仿佛不是從春走到夏,從秋走到冬,而是從基礎精講課到復習沖刺課,從刑法的第一頁翻到三國法的最后一頁,四季輪回,緩慢受錘。在一錘一錘的歷練中,時光苒苒三年多,終于幸運降臨。 成功通關已成過去,留給自己的除了那段不知疲倦學習的美好回憶,更重要的是給自己新的定位:法律知識不是力量,利用法律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力量。公職律師,新的起點。當下,監獄領導十分關心,讓我協助同單位一名有經驗公職律師處理單位合同中有關法律方面的事務,從實務中做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監獄還批準我的申請,作為一名“建陽區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參與到法院受理的實際案件中;在法官的帶領下,已辦理6宗立案前或訴前調解案件,獲得了從事實認定到法律適用全過程的實戰技能鍛煉。 法律人唯有用專業的視角去拆解、分析、推理和論證,給出讓法理和人情都和顏悅色的答案來。這過程中,我深知既要熟讀有字之書,又要精研無字之書,堅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實踐“知行合一”,不斷地豐富知識提高技能,才能滿足需求,走向卓越。擔任了公職律師,意味著將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在監獄機關的權限范圍內,代表監獄機關的公共利益,履行特定職責 ,助推監獄機關依法行政,提高決策法治水平。 與此同時,我心存新時代精神,不虛度光陰,盡已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法律幫助的人們,努力讓法律正義的光芒傳遞到更遠,更需要的地方。在剛剛過去的不長時間里,我已無償并熱忱為親朋好友,以及慕名而來的各類當事人,給予回復他們的合同履行、婚姻家庭、財產分割、侵權賠償、刑事擔責、勞動糾紛等咨詢近20件,并幫助諸如起草合同文本、書寫起訴狀、擬撰答辯狀、代書申請書等各類法律文書近20份的相關法律服務。讓他們每個人或家庭,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感受到我的真誠接待。 我知道,我所書寫的不是答案,是自己的素養;辦的不是案件,而是一位法律工作者的追求。 在監獄公職律師的崗位上,我作為一名“新人”,要耐得住寂寞,踏踏實實地走好第一步,將以“三省吾身”之法,從日常小事做起,堅持勤勉自律,規范執業,健康生活。既然選擇了做法律人,就付出所有的努力。在今后的實踐中積累經驗,做到多看多問多記多總結,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堅決不止步,在法的正確實施道路中實現人生價值。(魏常財)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