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有順:用畫筆描繪美好生活
2020-07-17 10:02:46??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山光水色、田園風景、人物靜物……14日,走進位于建陽區上水南路的聚藝閣油畫室,這里掛滿了彭有順創作的一幅幅油畫作品,或神奇、或浪漫、或厚重。 畫室的一角,彭有順正在聚精會神作畫,時而沾墨點翠,時而著色上彩,時而又用刀子橫拔直刮……白色的上衣已被“調皮”的顏料當成“游樂場”。半個小時后,他放下畫筆,站起身來,我們才發現他是一名殘疾人。 “這是間歇性肌肉萎縮,都快30年了。”泡上一壺茶,畫室里香氣彌漫,彭有順的言語間帶著淡然,“十幾歲的時候發現的,剛開始時并不明顯,就是跑起來與別人不一樣。這幾年愈發嚴重了,有時候連畫筆都握不穩。” 今年45歲的彭有順是建陽區徐市鎮宸前村人,目前暫居在建陽城區的姐姐家。從小喜歡畫畫的他到建甌和泉州學習油畫技巧,由于患病,逐漸喪失勞動力,但因為有繪畫的技能,加上親友不時幫襯,生活還過得去。 2000年,彭有順結了婚,但患有聽力障礙的妻子無法外出工作。2002年,女兒出生了,一家三口的日常開銷加上贍養母親,生活重擔都落在彭有順的肩上。后來,彭有順被認定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戶。 “只要肯干,誰又愿意窮,誰又會窮呢?”彭有順說,如果自己四肢正常,肯定不愿成為貧困戶。因為貧困,夫妻倆離了婚,女兒留給他照顧。 上有老下有小,無房無存款,但身殘志堅的彭有順相信,靠自己的雙手,一定能脫貧。“我堅持畫畫,沉浸在色彩的世界里,暫時忘記生活的苦難,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2008年,彭有順到聚藝閣油畫室上班,同時也帶一些學畫的學生,并主動接點與繪畫相關的零工,用手中的畫筆改善自己的生活。 “這些年,我切身享受到國家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女兒在南平農校讀書,有‘雨露計劃’補助和學校的助學金。”彭有順說,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扶下,2017年,他順利脫貧了。“這一年,我將畫室盤了下來,10萬元分三年付給老板,去年底不僅將錢付清了,還存下了2萬元。” 就當一切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時,疫情不期而至,畫室生意慘淡,今年只賣出2幅油畫,連一個月的店租都繳不了。 “一幅畫賣幾百到幾千塊都有,一年畫不到20幅,而且銷售旺季也只有3個月左右。”彭有順說,“前段時間,建陽區扶貧辦工作人員告訴我,區政府將幫我們解決疫情期間3個月的店租,是個好消息。” “生活就應該向前看、向遠處看,就像油畫一樣,近看是‘渣’,遠看是花。我們要有信心,吃得了苦、受得了累、不等不靠,小康生活就在前面!”彭有順感慨。(盧國華)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