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彭墩村:端午要到了 蔥花餅飄香
2020-06-22 09:27:12??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是建陽區童游街道彭墩村端午節期間流行的一款美食,它叫蔥花餅,有七種不同口味,卻唯獨沒有蔥花。 “蔥花餅是我們這里端午節必吃的美食,和粽子一樣。每年快到端午時,村里有這個手藝的人就會開始做餅。”彭墩村黨支部書記鄭有介紹說,“為什么沒有蔥呢?也沒有確切的說法,從有這個餅開始就叫蔥花餅,所以也就一直這樣叫下來了。” “這是‘聰明餅’,吃了會聰明。”一位村民的喊話,引起現場一陣歡笑。 “蔥花餅從民國時期就有了,在彭墩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將一爐做好的蔥花餅送入電烤爐,彭墩村村民李泉鳳接過話題,“它是我們這里端午期間的‘限定’美食,吃了蔥花餅象征把福氣吃進家里,出嫁的女兒都會在端午給娘家送蔥花餅。” 李泉鳳介紹說,蔥花餅從準備到出爐有五道工序,耗時較久,僅面粉發酵就得耗費十二小時。“為了讓蔥花餅拿起來手感松軟,吃起來肥而不膩,在面粉發酵后,還混入了酒釀、糖、小蘇打等材料。” “蔥花餅有花生米、咸菜、蛋黃、鮮肉、紅豆、豆沙等七種餡料,大家可以根據喜歡選擇。現在我們每天要做差不多200斤的蔥花餅,如果用傳統的炭烤,又費時又沒效率。因此,我們用了電烤爐,同樣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蔥花餅。”李泉鳳說,除了烘烤,其它制作工序依然按照傳統配方,保證蔥花餅保持原滋原味。 近年來,小小的蔥花餅逐漸走出彭墩村,經常有人讓村里的親友幫助購買,或者通過微信訂購。“大家喜歡吃我做的餅是好事,只要城里有人訂,我們就會送貨上門。”李泉鳳笑著說。(陳可)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