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吃上“農旅飯” 日子紅似火
2019-10-09 09:31:23??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又到一年“十一”長假,地處麻陽溪流域,有著“楠香、書香、果香”的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白墻彩畫、青磚灰瓦與萬棵楠樹、千畝葡萄園等交相輝映,吸引許多游客前來游玩。 “過去,一家沒有幾畝地,農民種點東西挑出去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水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劉勛告訴筆者,水南村擁有近萬棵大小不等的珍稀楠木,還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群,生態環境優美,但一直沒有被利用起來,坐擁寶山卻兩手空空。 “以前保護楠木,更多的是因為祖輩們定下的村規民約,現在鄉村旅游發展起來了,楠木林成了遠近聞名的風景區,各地游客前來游玩,還會買些農產品帶回家。”劉勛說,現在村里的農產品很走俏,而且價格上來了,大伙收入也增加了。 整齊的柏油路、栩栩如生的墻體繪畫、成片的葡萄園……近年來,建陽大力推進生態鄉村建設,選取麻沙鎮至黃坑鎮全長40多公里的地段,建設麻陽溪流域旅游帶,以“武夷秘境·百里綠谷”為主題,融入“野、隱、樂、奢、康、養” 等基本元素,加大基礎配套設施的投入,使得鄉村旅游煥發出勃勃生機。得益于此,如今的水南村無疑是宜居、宜游、宜文的特色村落。 和水南村一樣,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建陽越來越多的鄉村開始吃上“農旅飯”,農民不僅賣農產品,也開始賣起了風景,實現了“農旅雙收”。 同樣處于麻陽溪流域旅游帶的黃坑鎮桂林村,許青柏的民宿里擺放著竹蓀、竹筍干、香菇、紅菇、茶葉等等當地特色農產品。民宿外的停車場里,則停放了許多掛著外地車牌的小汽車,游客都是前來休閑觀光、體驗鄉村農趣的。在這里,游客們感受朱子理學文化,走過十里長澗,踏上太子橋,體驗茶馬古道,聞著清新茶香,品嘗當地山珍,喝著大碗茶,肆意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美好。 “今天來到西和村,我覺得這里的風景非常好,建筑也很有特點,真的是把鄉村變成了景區。”10月4日,來自福州的游客蘇林一家,感受山水之美,享受閑暇之余的快樂舒適,他還特意點了一些當地特色菜,如竹蓀、竹筍等等,“現在,很多鄉村都打造得很漂亮,我經常帶著家人吃吃農家菜,品品農家風情。” “以前咱山里人靠山吃山,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如今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村里開起了農家樂,蓋起了民宿,找到一條新的致富之路。”許青柏告訴筆者,他家的民宿一年可收入近20萬元。 從“賣農產品”到“農旅雙收”,建陽不斷挖掘農業、農村新功能,讓農村不再僅是農產品的生產地,更是旅游休閑地。 “目前,我們將麻陽溪流域旅游帶作為南平市第三屆旅發大會的重點項目之一,引進了德懋堂等旅游項目。接下來,還將規劃打造書津古渡游船賞河景,鶯歌畫溪、傳奇畫溪、書客畫溪、魚米畫溪等業態表演,水上娛樂項目等。”建陽區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該區正在不斷優化旅游發展格局,加強旅游設施建設,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將建陽打造成與武夷山景區相互錯位補充的休閑旅游度假區。(鄧忠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