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走“老古董” 百姓心氣順
2019-08-29 08:04:24??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堆了六十多年的陳年垃圾山終于清理了,這些‘老古董’放久了真令人糟心!”24日,臺風過后,村民們漫步在建陽區崇雒鄉后畬村歷塘自然村的鄉間小道上,少了一點“熟悉的惡臭”,多了份愉快的心情。 日前,隨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不斷深入,崇雒鄉上上下下開始了一場大行動,本著“環保無死角、健康無盲區”的工作原則,對陳舊的生活垃圾宣戰,而歷塘村成為了此次“戰役”的突破口。 之所以是“突破口”,還要從歷塘村的地理位置說起。早些年,崇雒鄉在全鄉范圍內實行萬人保潔工程,由于歷塘自然村地理位置較偏僻,且道路狹窄而陡峭,簡易的保潔運輸車駛入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它成為了保潔盲區。近年來,隨著大家生活條件的改善,垃圾也逐年增加。因為沒有得到清理,每逢高溫或暴雨,垃圾堆放處總會傳出陣陣惡臭,令人作嘔。 “村口那堆垃圾山至少堆了60多年了。”村里年近七旬的老黨員陳金治介紹,小時候,老一輩的人會用焚燒的方式,將焚燒過后的垃圾拿去施肥,后來隨著塑料垃圾越來越多,焚燒不便,垃圾就這樣日積月累,“小山”慢慢成為了“大山”,“橫”在村口,大家看了都給他們村取了個新名字——“垃圾村”。“這真的是讓人聽著寒心。” 7月底,崇雒鄉對全鎮生態環境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查,每個自然村都不落下。當崇雒鄉共建辦來到歷塘村,了解到村里垃圾清運存在的問題后,立即制定了整頓方案,決定尋找一名專業的挖掘機師傅,對陳舊垃圾進行清理,并在村內科學合理安放垃圾桶,聘請貧困戶作保潔員,保障日常的環境衛生,然后再由專業的清潔公司對垃圾進行集中清運、科學處理。幾天后,挖掘機進來了,經過三天的集中整治,清理出了8車陳年垃圾,并運輸到鄉里的垃圾中轉站進行集中處理。 “村頭村尾看到了都拍手稱好,也表示會自覺做好門前三包、不隨意向外傾倒垃圾。這次終于將‘老古董’‘送’走了,我們絕不會再將它‘請’回來!”陳金治如是說。(林夢琳 洪倩)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