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筷如何產出過億產值?
2019-04-04 11:32:11??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華社福州4月1日電 題:小小竹筷如何產出過億產值?——探訪福建“竹筷第一鎮” 新華社記者林超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三峽村的一處廠房內,48歲的村民曹定金熟練地將半成品竹筷一根根上漆、晾曬。這些竹筷的訂單來自韓國。她每上漆一把(200根)大概需要6分鐘,收入2.1元,一天可以完成八九十把。 “原來在家種水稻,一年收入就幾千元。在這里加工竹筷,一個月四五千元沒問題。”曹定金說。黃坑鎮流傳的俗語“要溫飽,下田搞一搞;要致富,上山砍毛竹”,也反映出竹筷加工產業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地位。 被稱為“林海竹鄉”的黃坑鎮擁有毛竹林17.2萬畝,是中國油漆竹筷最早的生產地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竹筷生產鄉鎮。目前,黃坑鎮共有近百家竹筷生產加工企業,年加工毛竹上百萬根、生產竹筷約5億雙,產值過億元,全鎮1.3萬人中有近5000人從事與竹筷相關工作。 “受獨有的土壤、水質、氣候等因素影響,黃坑鎮毛竹具有‘竹節長、竹壁厚、密度高’等特點,最適合竹筷加工。”建陽區林業局副局長陳軍杰介紹,黃坑鎮竹筷產業經過30多年的積累與發展,已形成品種齊全、式樣繁多、技術先進的產業體系。 “最開始得手工破竹、劈竹、削竹?,F在全自動化了,在機器前端把竹條伸進去,到末端就變成一根根筷子,最后的熱印花、激光刻字都由機械配合電腦完成。”黃坑鎮企業管理站站長熊光輝說,黃坑鎮的竹筷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堅持科技創新,不僅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憑借穩定的質量進入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 據統計,目前黃坑鎮每年有1.6億雙竹筷出口日本、韓國和東南亞。作為當地最大的竹筷出口企業之一,建陽春暉竹木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負責人王向陽說:“與內銷的竹筷相比,出口日本的竹筷圖案更簡潔、明快,對漆的光滑度和質量要求也不同,平均每雙竹筷的價格也高出0.2元左右。” 建立竹筷博物館、申報竹筷小鎮、創建竹筷產業園……建陽區政府仍在緊鑼密鼓地行動,推動黃坑鎮竹筷產業升級。熊光輝說:“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相信竹筷的海外市場會越來越大。黃坑鎮正在探索成立聯合出口公司,統一品牌商標出口?!?/p>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