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故鄉
2019-04-02 11:20:55??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我的故鄉在一個小小的自然村,是懸掛在半山腰的一個小盆地,倚靠在海拔近兩千米的將軍山,四周環山,有九座山頭延伸盤旋,故稱九頭洋。 記得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一次征文比賽中寫到《我真想為家鄉建設》的作文還獲得了全市小學生征文比賽二等獎。我讀書遲,八歲才上學,小小的我每天往返在學校和家相距5里的小山路,無論風吹雨打,我們一群小伙伴每天如此。記憶中有一次上學,雨下得很大,路很滑,我們的雨鞋上都是黃泥巴,我和我堂姐(大我三歲)走了一半路的時候想打退堂鼓,就故意摔一跤,找借口回家不上學,第二天再找個借口請假(那時候農村少有電話,更不用說移動電話)。這樣偶爾耍點“小聰明”,父母也許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他們出于心疼孩子每次也都“配合”。上學的路是泥濘的,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倒是別有樂趣。 縱觀故鄉的發展史,我上小學的那個階段是“繁華”的第二次春天,第一次春天是記載在70年代出生的人身上。其中以我為“老大”,人數最多的時候讀小學各個年級加起來有9人,也有人叫我們為“九頭羊”。因為上學路上熱鬧,每天追追趕趕,即使路上竄出個野豬、蛇什么的,我們也都能團結一致,克服膽怯。 讀完了小學,我和我的故鄉就再也不能這樣朝夕相伴了。隨著我的成長,我回家的時間越來越短,可是與家鄉的情感卻越來越濃。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畢業后參加工作,我的努力勉強只能維持自己的生活,為家鄉建設愿望何其美好,可是卻力不從心?,F如今每每在假期回到故鄉,總有敘不完的情,看到故鄉日益落寞,常住人口只有個位數,內心更多的是惆悵。就像春節回去,父親說的“看到老家人都跑光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之前那么熱鬧的一個村莊,怎么就沒人了呢,我要一直守著這片土地”。我非常能理解父親的這份情感,他在這片土地上春耕秋收四十個年頭,家里的那幾畝田地已經被翻得爛熟。父親不愿意走出來,他依然決定用余生守護這片土地,哪怕村里只剩下他和母親。 我和我的父親一樣,我也深愛著這片土地,雖然工作在外地,可是每次假期我都想回家去看看,喝一口那熟悉的水,呼吸那帶著香味的空氣,然后睡上一個遠離喧囂的覺。故鄉,讓我在外的所有不快和煩惱都放下,透著兒時的一點一滴回憶,望著那寧靜的夜空,我憧憬著故鄉蓋起了樓房,有熱鬧的市井...... 可喜的是通往家鄉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前段時間已經招投標,故鄉通水泥路是凝聚了我和我父親兩代人的心愿,在鄉村振興發展的戰略部署下,兩代人的夢實現了。對于故鄉的未來,我還有更多的期待,但愿隨著鄉村振興發展,那些曾經出現在夢里的繁華能變成現實......(靜子)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