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點綠成金”
2018-10-15 10:41:41??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農業興則根底強,農民富則國家盛。建陽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是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綠色發展,正成為建陽農業發展的新引擎;轉型升級,正成為建陽農業發展的新航標。 推進農業現代化:科技強,鄉村旺 10日傍晚,在建陽區麻沙鎮長坪村竹田自然村,一架無人機在160多畝稻田上空噴灑著防治草種粘蟲藥。 “無人機每小時可完成60畝藥物噴灑,效率是人工噴灑的30倍,在自主飛行過程中,不漏噴、不重復用藥,省藥省水還省時,可受農戶喜愛了。”建陽放飛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承說。目前,放飛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機已為2萬多畝農田提供了服務。 農業科技的推廣使用,還在推動建陽農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 小湖鎮尹宅村水稻收割現場,每臺大糧倉收割機上,僅需要一名駕駛員操作,所到之處,金燦燦的稻谷就嘩嘩地流入編織袋,割稻、脫粒、稻谷入袋一氣呵成,農戶忙著裝袋打包搬運,一片忙碌的景象。 小湖富民農機合作社的謝紅有高興地說:“農業科技的強盛,讓我們告別了彎腰時代,種糧輕松了。” 十年來,建陽農機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五新”技術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年完成作業服務面積25萬多畝,完成谷物烘干6萬余噸。截至目前,建陽已成立了50多個農機合作社,潭城利民、將口興民、黃坑嘉禾里、莒口為民等合作社先后承擔了國家和省級“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示范技術”、“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等項目任務。 此外,建陽還投資建設智慧農機服務管理平臺,免費為農機合作社的大中型農業機械安裝定位系統,同時建設農機服務平臺指揮中心,監測農機合作社的農業機械運行軌跡以及作業面積,農民可按需預約、進行農業機械資源整合與調度、了解相關政策,更有利于部門監管與事故防控。 做大特色農業:產業興,鄉村富 金秋,碩果累累。走進崇雒鄉崇雒村、莒口后山村、水吉鎮仁山村,山坡地間,一棵棵桔柚樹上掛滿沉甸甸的果實;莒口鎮茶布村的種植戶們,忙著采收烘烤茶樹菇…… “今年桔柚收成非常好,大多數果農的桔柚都被預訂了。”建陽桔柚協會會長張水生高興地說:“建陽目前有桔柚3萬多畝,產值超過3億元。” 特色農業有力支撐了建陽綠色農業的發展。建陽去年種植水果10.2萬畝,年增值5.8%。而重點發展的建陽桔柚、葡萄產業,建立了3個示范點、面積1400多畝。政府還每年預算100萬元對桔柚產業進行扶持,用于增施有機肥、廣告宣傳和開展各種展會等工作。 食用菌產業也蒸蒸日上。全區去年生產各類食用菌4.97萬噸(鮮品),同比增加5.7%;產值3.24億元,比上年增加5.9%。在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示范縣”評選中,建陽榜上有名。 特色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戶脫貧致富。建陽下達年度減貧任務3320人,完成脫貧3320人。2017年,建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59元,增長9.6%。 打造休閑農業:生態好,鄉村美 今年國慶假期,建陽接待游客22萬人次,同比增長27.8%,實現旅游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37.3%。 “建陽山清水秀,移步即景,回家到鄉村游一游,感覺真好。”從北京返鄉過國慶的張曉紅感慨建陽鄉村的變化。 近年來,建陽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突出的地域特點和厚重的人文氣息,全力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品牌。目前全區有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2個,星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1家,鄉村旅游特色村6個,農家樂150余家,鄉村旅游從業人員2000余人。 從2012年開始,建陽就以考亭村為“閩臺鄉村旅游試驗基地”,立足原生態,原汁原味地打造一個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鄉村旅游景區,2017年3月,該村成為建陽首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4年,黃坑鎮成功爭創“福建省鄉村旅游休閑集鎮”,2015年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此外,潭城街道溪源村、麻沙鎮水南村、黃坑鎮桂林村、回龍鄉均中村等多點開花,紛紛摘得“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招牌。 突出生態宜居,打造秀美鄉村環境。建陽在借鑒水美城市建設的經驗上,在有條件的鄉村建設水美鄉村,做足水文章,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同時,加快推進麻沙建本、水吉建盞等特色小鎮建設。 以產業為支撐,生態宜居的山水建陽,正徐徐展開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王柳珍 劉穎 游少衡)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