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學在國內的傳播與發展
2018-09-07 16:18:02??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繪畫:顧志珊 朱子在閩、浙、贛、湘諸省講學,培養了眾多門人弟子。朱子去世后,這些弟子秉承遺志,不忘師說,返回家鄉或利用在外為官的機會創建書院、著述講學,傳播朱子學,由此形成眾多傳播朱子學的系統。 (一)宋以后朱子學的流行和發展 宋代以后,朱子學的傳播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 在福建,朱子學的傳播主要集中在閩北、閩東、閩南及福州地區。 在閩北,朱子學的傳播以宋代延平書院較著名。約在嘉定十四年(1221)陳宓任南劍州知州,次年仿白鹿洞書院模式在九峰山創建書院,這是宋代福建第一所官辦的書院。 朱子一生中重要的生活與講學之地——建陽、崇安等,不少學者一直在堅守著朱子學。如建陽崇泰里人劉應李,他與熊禾、胡一桂在洪源山堂講道12年。之后在莒潭創建化龍書院,聚眾講學,學者云集。崇安下梅里人哀實,入元后究心程朱之學。他聽說熊禾在建陽鰲峰書院得理學宗傳,遂拜其為師,后來在鄉里聚徒講學。在武夷山地區講朱子學的還有不少外地的朱子學者。如,江西清江杜本(清碧先生),徽州婺源胡一桂。 在寧德,致力于傳播朱子學的是寧德十二都石堂人陳普。陳普生活在宋末元初,是朱子的三傳弟子。宋亡后,他在石堂山仁豐寺設館倡學,以傳承朱子理學道統為己任,培養出韓信同、楊琬、余載等人。陳普還在古田、屏南、政和山區隱居12年,使朱子學在閩東、閩北地區廣為傳播。 在福州地區傳播朱子學的是黃榦。他是朱子的弟子,也是其女婿。朱子去世后,黃榦先于嘉定十二年(1219),在福州于山設館教授,傳播朱子學。之后,在外為官數十年。晚年又回到福州設館講學。黃榦在福州創辦的書院還有鰲峰精舍、竹林精舍、高峰書院,并在栗山草堂、補山精舍及閩縣縣學等地講學,培養弟子200多人,其中有姓名事跡可考的有61人。 清代,康熙帝表彰朱子,推崇朱子學,福州地區的朱子學由此興盛。傳播朱子文化的鰲峰書院、鳳池書院、正誼書院、致用書院是全省有名的四所書院,其中以鰲峰書院最為著名。在鰲峰書院擔任山長或講席的都是取得功名的學者或知名的朱子學家。朱子時代的“學在山林,道在民間”自此轉移到了閩都會。 明代,王守仁宣揚心學,莆田、泉州等地成為心學的中心,由此形成朱學與王學兩大陣營。清代出現漢學,朱子學也沒有受到影響,其原因在于一批朱學后繼對朱子學的堅守。明代,漳州有書院27所,清代達到31所,許多著名朱子學者曾在這些書院招徒講學,傳播程朱理學。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