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傾力推進朱子文化品牌建設綜述
2018-09-05 07:23:33??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5日,由市委宣傳部主辦,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社科聯承辦的新一期朱子文化講壇報告會在南平大劇院開講,來自清華大學國學院陳來院長將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關于“朱子其人其學與其現代意義”的精彩講座。開辦朱子文化講壇,是南平市努力探索宣傳弘揚朱子文化,精心打造朱子文化品牌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南平市委市政府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在加強朱子文化保護建設、打響朱子文化品牌上不遺余力、馳而不息。 在主導中引導 將朱子品牌亮起來 南平是“朱子故里、理學搖籃、閩邦鄒魯”,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復旦大學教授蔡尚思曾賦詩:“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加強朱子文化保護建設,聚力朱子文化復興,打響朱子文化品牌,南平既有獨特的資源優勢,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 這是全市上下的共識,也是全市協力拼創的方向。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都致力于旗幟鮮明的主導推動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市委常委會多次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確定專人抓落實,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安排專項經費保障相關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引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省“兩會”提交關于加強朱子文化保護發展的提案、議案,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各方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動朱子文化的保護建設。 2015年以來,南平市先后成立了南平市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南平市朱子文化保護建設辦公室、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 年初,市委對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調整充實,由市委書記袁毅親自擔任朱子文化保護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進一步明確了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工作的任務。 在保護中傳承 把文化遺存留下來 作為一代理學宗師的代表人物,朱熹在閩北“琴書五十載”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可謂“縣縣有朱子,處處有遺存”。而如何守住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南平市有了不少的探索。 2015年,市政府組織文化、文物、旅游、住建等相關部門單位,結合全市不可移動文物普查,開展朱子文化資源普查,造冊匯總,做到門類細、底子清,夯實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基礎。 去年,作為南平市首部實體性地方法規,也是全國第一部有關朱子文化的地方法規——《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下文簡稱《條例》)正式施行,為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提供了法律支撐和制度保障?!稐l例》出臺后,南平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多措并舉,保護好歷史印記,讓朱子文化遺存留得住。 上月底,全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遺存保護名錄。至此,五夫鎮屏山書院遺址等69處朱子文化遺存(不可移動遺存61處,可移動遺存8件/套)納入依法保護體系。接下來,南平市將適時組織開展朱子文化遺存深度挖掘,重點對與閩北有關的理學重要人物的不可移動遺存、可移動遺物進行再次調查與梳理,不斷夯實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基礎工作,進一步推動朱子文化遺存保護利用的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南平市還不斷加強建設修繕工作,在豐富傳承載體上“下功夫”。延平書院、建甌五經博士府、建陽考亭書院、武夷山紫陽樓、朱子文化園、政和朱子書院、武夷學院朱子學院等項目持續推進,初步形成了朱子文化基地群。 在交流中發展 讓朱子文化活起來 朱子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南平市不斷加大普及力度,打造對外交流平臺,著力于朱子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朱子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2017年出版發行的“朱子文化系列讀本”已分別進入到黨政機關、市民閱覽室及南平十個縣市區在內的16所學校中試行。朱子成年禮、朱子敬師禮、朱子婚禮、朱子祭祀禮活動已分別舉行1至2年,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南平市還準備將朱子成年禮、朱子敬師禮申報省級非遺項目,朱子祭祀禮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力爭做到“南平樣本·國家標準”。 “海峽論壇——武夷山朱子文化節”已成功舉辦六屆;海峽兩岸“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已連續舉辦十一屆;大型歌舞《朱子之歌》已赴臺、港、澳和馬來西亞等地演出;《朱子文化》雜志已發行到美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這些都為南平市對外文化交流,加強朱子文化保護建設,打響朱子文化品牌不斷添磚加瓦。 此外,南平市還積極探索朱子文創產業、文旅產業發展的路子。通過創新設計朱子文化旅游產品,加強朱子茶、朱子扇、朱子家宴等帶有朱子文化符號相關產品的創意研發,推介地域特色產品,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規?;?,帶動全市文化創意產業、旅游產業發展,推進綠色發展。(陳冰倩)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