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綠水串起百里青山
2018-05-14 10:58:55??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乘船游湖、游玩特色小鎮、追尋歷史足跡、品嘗農家美食……如今,越來越多游客到建陽感受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相互交融的清新氣息。 建陽地處福建北部,素有“閩北糧倉”“林海竹鄉”的美譽,不僅是福建省最早設立的5個縣邑之一,還是朱熹宋慈故里、建本建盞之鄉。它因朱熹宋慈故里、建本建盞之鄉而聲名在外,又因綠水青山逐漸被人熟知。 “當下,建陽正圍繞朱熹、宋慈、建盞、建本、綠色生態等‘金名片’,一手抓旅游產品建設,一手抓旅游市場營銷,用‘全域旅游’發展的理念和‘旅游興區’的信念推動旅游經濟的發展,努力打響‘千年古縣·書香建陽’的旅游品牌?!?1日,建陽區旅游局局長魏松正表示。 生態為本,提升旅游品質 千畝蔬果,一水為帶,背枕楠林,一橋如虹,這是麻沙鎮水南村的寫照。水南古村始建于唐末,距今已有近1100年歷史。 在建陽,水南村的人文與環境都被人津津樂道。這個村莊擁有近萬棵大小不等的珍稀楠木,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群,生態環境優美,景點錯落有致。近年來,建陽區政府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業,加大基礎配套設施的投入,使得鄉村旅游煥發出勃勃生機。得益于此,如今的水南村無疑是宜居、宜游、宜文的特色村落。 從水南村出發,沿麻陽溪向上游而行約40公里,來到黃坑鎮桂林村,只見一路山水相伴,桂花樹遍地,蕭家祠堂、茶馬古道、古民居相互交映,生態停車場、旅游公廁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在這里,可以看倦鳥入林,云海氤氳;聽流泉響瀑、樹葉摩挲;品冬筍鮮蘑,把酒言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桂林村黨支部書記許青柏介紹,隨著黃坑鎮申報4A景區和打造全域旅游的持續推進,位于十里長澗景觀帶上的桂林村,游客越來越多,竹農、茶農紛紛華麗轉身,在家門口搞起旅游產業。 近年來,建陽大力推進生態鄉村建設,選取麻沙鎮至黃坑鎮及其沿線全長40多公里的地段,建設麻陽溪流域旅游帶,以“武夷秘境·百里綠谷”為主題,融入“野、隱、樂、奢、康、養” 等基本元素,不斷優化旅游發展格局,加強旅游設施建設,完善旅游服務體系,打造與武夷山景區相互錯位補充的休閑旅游度假區。 文化為魂,深耕核心品牌 在陶瓷界有一個說法:“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講的便是建盞。 建盞無疑是建陽最為核心的文化品牌之一。2011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8月,央視大型文化鑒賞欄目《尋寶》走進建陽,其文化價值為全國人民乃至世界所知曉。 “生態為本,文化為魂,建陽必須好好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文化搭臺,旅游才能唱出與眾不同的好戲?!蔽核烧f。 為促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走出“旅游+文化”的好路子,建陽區堅持把文化項目作為旅游項目來開發,把文化優勢作為旅游優勢來挖掘,積極培育建陽核心文化品牌,推進建盞小鎮、建本小鎮、朱子林景區、宋慈紀念園、太陽山歷史革命紀念館等文旅項目建設,打造旅游特色品牌。 在建陽,各色建盞招牌和店鋪隨處可見,建盞文化創意街、建盞特色小鎮也初具規模,與建盞相關的點茶等傳統技藝受到熱捧。游客不僅能夠暢游建盞市場,還能隨意地走進大師的工作室,與建盞大師一同賞瓷論盞。 “要強化文旅融合,實現旅游跨越發展,就要以深厚文化底蘊為著力點,融入當地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民俗風情等,打造辨識度高、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產品,不斷吸引游客前來探索建陽獨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資源。”魏松正說,建陽區還鼓勵各鄉鎮以“鄉村+文化+漫游”為載體,深入挖掘理學、建盞、建本、茶等文化,豐富旅游內涵。 旅游為體,練好內外功夫 建陽既有特色的建盞、建本小鎮,又是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森林覆蓋率達75.5%。無論地理位置還是文化底蘊都有著極大的優勢。 大力實施“旅游+”,打造泛旅游產業,是目前建陽全域旅游發展的思路。建陽區堅持圍繞旅游建項目,促進旅游發展與整體產業布局相銜接,與文化事業發展相融合,與城鎮發展相配套。 “建陽有著優質自然稟賦、優秀歷史遺存、優良旅游環境,完全有能力、有基礎發展全域旅游。”在魏松正看來,建陽這塊福地一直在“內練武功”,缺的就是“外強吆喝”,今后建陽將圍繞“互聯網+”,積極推動線上線下全景營銷,不斷策劃主題活動,積極用活動撬動人氣。 2018年1月1日,建陽區制定實施《旅游發展獎勵扶持辦法》,對入潭游的各地旅行商及游客實施獎勵。同時,組織百余名導游到建陽熱門景區進行實地踩線。目前,建陽已與15家省內外旅行商簽訂《入潭游合作協議》。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建陽區共接待游客7.68萬人次,同比增長46.33%,實現旅游收入3414萬元,同比增長58.72%,休閑游、鄉村游等旅游產業呈現上升趨勢。 “全域旅游需要全員的共同參與,也需要企業發揮更大的作用。企業是旅游市場的主體,最具主動性和創造性。旅游管理部門要起到主導作用,外引內聯,扶持做大做強一批旅游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娛樂、旅游客運、旅游電商、文化旅游等涉旅行業領軍企業,才能真正實現‘旅游+’的產業格局。”魏松正表示。(鄧忠衛 黃家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