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漾豆腐
2018-03-27 08:38:02??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陳 芩 《紅樓夢》里,有很多寫吃的場景。林黛玉初進賈府后的第一餐飯,還有大觀園中的歡樂宴飲等等,很是講究。 當然,印象最深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吃茄鲞。鳳姐告訴劉姥姥這茄子不是一般的茄子,要有很多上好而精致的佐料,加上很多復雜的工序,聽得劉姥姥一愣一愣的,瞪著雙眼直喊“佛爺”。曹雪芹寫吃,已經升華到了美學的境界,吃的是美食,走的是富豪人家的路子。 民間,也是有很多美食的,界首的漾豆腐就是其一。這是童年的記憶,是祖祖輩輩巧用食材的典例。 豆腐,是做美食的好食材。農歷五月,田埂上、山坡上的黃豆熟了,收割下來放在大坪里曬好干、敲打,一粒粒的豆子就脫落下來,用水浸泡一夜后,上石磨磨成漿,大鍋熬煮,用熟石膏調煮豆漿后瀝水,便做成豆腐。 把鍋蓋或者是缽頭的蓋子反放,豆腐一塊一塊的置放于上面。反放的蓋子自然有一個斜面,豆腐的水就由斜面流下。待水流得差不多豆腐更硬一些的時候,在豆腐塊中間挖一個小孔,因為要裝餡料,不能通透的。再將早已準備好的肉糜、香菇、蔥花做成的餡,灌入豆腐中間,白色的外圍包著紅綠相間的餡兒,一排排整齊的碼放著,很有一些氣勢,很有一些嫵媚,像是要去出征的隊伍。這個過程我們就叫它“央豆腐”,“央”字據我小時候的理解就是把肉糜灌到豆腐中央的意思。 鍋熱了,放油。將豆腐一塊一塊的放入鍋內,慢慢的煎,待外表煎成黃色焦狀,再放入佐料,油、鹽、料酒、辣椒碎,加入水文火慢慢的煨,等水少了一些,肉餡熟透后,用地瓜粉水勾芡,盛入碗中后,在上面撒些蔥花,撒一些胡椒粉,撲鼻的香氣飄出鍋來。一碗金色中帶有些許紅色和綠色的豆腐就做成了,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內容與形式雙重美的享受。 “央豆腐”外焦里嫩的,色香味兼而有之,入口有豆腐的綿軟,又有肉糜的清香。這么鮮美嫩滑的豆腐是要趁熱吃的,界首人叫趁熱吃東西有很形象的兩個字,叫“趕滾”。“滾”就是“熱”的意思,告訴客人要趁熱吃。無論是豆腐也好,其他菜也罷,一出鍋上桌,主人都會說上兩句:“趕滾,趕滾”。客人也會露出驚喜的神色,應和著“趕滾,趕滾”。 有一年,去連城。連城人說“漾豆腐”是他們的特色小吃,我一直認為的“央”子在連城用的是“漾”,原因是起盤后十分細嫩,似搖似動如水漾動,故稱‘漾’”。而且,這個“漾”字在連城是約定俗成得了,于是,我也只能入鄉隨俗了。其實,“漾”字是有道理的,做好的豆腐的確是十分細嫩的。所以,心中的“央豆腐”也就成了“漾豆腐”了。 “漾豆腐”的滋味,陪伴了我的童年。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