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建本,值得重塑的文化品牌
2018-02-06 10:52:01??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借力輝煌,打造名片】 “隨著歷史的前進,世人對建本的懷念會更加深沉,因為 它有歷史價值、文物價值、科技與審美價值。”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盧美松說。2012年,南宋麻沙劉仕隆宅刻本《鉅宋廣韻》五卷,曾以3450萬元的高價拍出。這一具有獨特地理坐標文化品牌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時光流逝,建本一度淡出人們的視野,傳人難覓。幸運的是,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下,以建本為核心的福建傳統印刷文化保護工作已然展開。 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印刷博物館福建印刷文化保護基地,這是全國命名的首個印刷文化保護基地;2016年,總局批準設立中國印刷博物館建陽分館、連城分館、寧化分館,這是中國印刷博物館首批分館。近年來,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先后與中國印刷博物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簽署了合作建設福建印刷文化保護基地的合作協議、備忘錄,并對一批印刷文化保護重點項目給予資金補助支持。 作為建本文化發源地,建陽區積極推進建本雕版印刷文化園、建本主題公園、仿古一條街等項目建設;書坊鄉開發利用建本文化、紅色文化資源,成功創建省級休閑旅游集鎮;麻沙建本小鎮被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福建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如何擦亮建本這一歷史瑰寶,重塑埋藏已久的文化品牌?專家們普遍認為,現在是弘揚建本文化的最佳時機,要爭取各方領導支持,培養有識鑒能力的人才,搭好宣示建本文化的平臺,挖掘新的表現和使用空間。 翁連溪認為,要收集、收購好的建本雕版、善本或有重要價值的文本,供學術研究和文化展示,盡可能豐富建本之鄉的收藏。他建議,多辦一些展覽,鼓勵民間人士捐出藏品。只有地方有所作為,才能引來關注與投入。 盧美松建議,建立大型、完善的建本雕版博物館或建本文化展覽館,突出宣傳建本的歷史價值與社會影響,以及在海外的收藏情況。“建設大型建本再生作坊或工廠,讓世人具體了解建本的真正面目,如書樣、版本、裝潢、刻字書體、繪圖繡像等。同時要重視建本的國際影響力,設法到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區去展示、宣傳。” “建本是全民閱讀非常好的開端。”北京偶得雕版印刷工坊單位“雕版哥”王璐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團結建本雕版印刷業者及教育工作者,以本地歷史風物等為題材,開發與建本相關的系列非遺教學產品和課件,向下一代普及建本文化,為今后開發建本創客中心、研學中心做準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