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莒口的書聲朗朗
2018-01-09 16:17:46??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莒口樟布新仿建的鰲峰書院 云谷山,原名廬峰,因朱子《云谷記》寫廬峰“峰頂有谷地,上多云”而得名。位于寒泉塢(朱母葬地)與五夫之間,建造草堂,既為朱子往返途中休息,也為棲游講學靜地。朱子廬峰游有七首,在《云谷記》(《晦庵記》)中,詳細介紹云谷的26處景點,每景一詠,作《云谷二十六詠》,還作《云谷雜詩二十首》,僅這一座山,朱子寫了45篇作品。“一座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朱子對一座云谷山留下如此眾多的筆墨,是絕無僅有的,由于歷史自然生態變化,當年朱子描繪歌頌的景點是否存在,需要尋找、修復、挖掘。 自唐代的鰲峰書院始,莒口“書院林立,講帷相望”,到南宋時達14所,其中有朱子創建的“寒泉精舍”、云谷書院(也稱晦庵草堂),蔡元定創建的西山精舍等。莒口境內為何會有眾多的書院,主要因為當時官學衰落,科舉腐敗;加之,地處麻沙、書坊“圖書之府”,宋代建陽刻書業發達,為書院興起提供了條件。南宋理學漸趨成熟,眾多理學大師親自創辦書院,提高了書院的學術、社會地位。特別是得到朱子青睞,與朱子理學有關的書院達67所之多,其中朱子自創四所,兩所落戶莒口。 莒口書院遺存眾多,但至今“養在深閨無人識”,眾多書院遺存遺址需要確認、保護、復建;朱蔡論學的“講帷相望”精彩傳奇需要再現。蔡元定與朱子約定,在各自的西山、云谷山書院山頂建造燈塔,夜間懸燈相望,燈明表示學習正常,燈暗則表示學有難處,次日往來論學解難。莒口書院之間交通路網建設,莒口書院遺存與考亭書院、五夫書院的脈絡關系。 弘揚朱子理學,莒口的書院文化建設任重道遠。(和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