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種糧大戶曾雄香:要當新時代的新農民
2017-11-14 09:08:10??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讓我們農民備受鼓舞。”種了1000多畝水稻的南平市建陽區潭城街道回瑤村種糧大戶曾雄香,連日來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 “我們要當新時代的新農民,做好新農村的新服務,向幸福新生活大步邁進。”談起十九大報告提到的鄉村振興戰略,他說,“五年來,我們農民口袋鼓了起來,腰桿挺了起來,尊嚴立了起來,幸福多了起來。” 曾經,曾雄香同他的父輩一樣,老老實實種幾畝薄田。這些年來,他抓住機遇,聯合親友成立家庭農場。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支持下,他置辦大中小各類型農機,流轉土地1000余畝,建成現代化的育秧工廠和糧食烘干廠,全程機械化耕作,成為全省十大種糧售糧大戶之一。 曾雄香家庭農場的發展壯大與南平科技特派員機制息息相關。2011年,建陽種子管理站站長、教授級高級農藝師廖海林以科技特派員身份來到他的家庭農場,使再生稻全程機械化作業得到突破性發展。五年來,曾雄香累計賣給糧站近500萬公斤大米,賣給煙草站10萬公斤煙葉,為煙農育煙苗5萬多盤,成長為新時代的新農民。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就要加強農業生產的源頭把控,盡最大可能降低污染。當地建立了高品質水稻種植基地,改良土壤,把精品農業做強做精。“近年來,我們種田都用生物有機肥代替化肥,米更好吃了,賣得也更好了。”曾雄香提起他種的優質稻,特別驕傲。 “十九大報告還多次強調‘精準扶貧’,這就是我們新農民的奮斗目標。”他說,2015年,他的家庭農場被選定為建陽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示范現場觀摩點,他本人被聘為科技特派員。每年,他堅持到建甌、政和、光澤等周邊縣市傳授種糧和再生稻栽培管理新技術。此外,他響應建陽區委、政府的號召,利用自身優勢幫扶周邊貧困戶,結對13戶,開展“三送一保價”到戶扶貧行動,目前已送農資價值2萬多元,送技術現場指導30多次,送服務免費幫助機耕、插秧、收割等,保障高出市場價3%至5%的包銷,助貧困戶早日脫貧。 “堅定信心跟黨走,我們農民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曾雄香說。(吳柳滔 王柳珍)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