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鄉霓裳
2017-08-24 15:02:38??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馮驥才在《中國節慶文化叢書》序言中曾這樣寫道:“誰說傳統的習俗過時了?如果我們淡忘了這些習俗,就一定要去重溫一下傳統。重溫不是表象地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體驗傳統中的精神與情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重溫和體驗這個特殊的傳統節日——六月六。 六月六是我國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由于各地區、各民族節日起源和內容不同,因而名稱也繽紛多樣,如:漢族的洗曬節,土家族的“曬龍袍”,瑤族“曬衣節”,壯族“芒那節”,侗族“嘗新節”,滿族“蟲王節”,布依族的“過小年”等等。 這些節日除了本民族的洗曬節外,其他的節日似乎都離我比較遙遠。而漳墩鎮的六月六畬族文化節卻近在身邊。 建陽漳墩鎮是閩北老區鎮,也是畬族的主要居住地。主要分布在陳元、碓后、蘇元、上乾等七個行政村。全鎮現有畬族人口達4600多人。 農歷六月初六這天,是畬族的封龍節,相傳這天玉皇大帝給畬山“封龍”,象征五谷豐登,風調雨順,是日,家家備辦酒看祭祀土地神。習主席說:“習古人之規矩,開現代之生面”,漳墩的畬族六月六,與這句話可謂不謀而合,一改過去以祭祖為主的規矩而演變成一場熱鬧非凡的文化盛宴。 清晨,當太陽剛灑下第一縷清輝,昔日清冷蜿蜒的山路上,已是車流人流魚貫而來,山路兩旁彩旗獵獵,荷花芬芳。今天,由漳墩鎮黨委、政府主辦的漳墩鎮畬族六月六烏飯節相約在碓后已經正式來到,碓后民族村是建陽區畬族同胞聚居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這個昔日如民歌小調般的鄉村,將作為主會場迎接八方游客的到來。 上午九點整,畬族文化節在動聽的畬歌中拉開帷幕,畬歌畬舞便在歷史的舞臺上奔騰。一支支即興的歌曲自然古樸、清新活潑;或高亢,或婉轉,此起彼伏,回蕩在畬鄉的茶山綠水荷風間,唱出了畬鄉的風情,唱出了畬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熱愛。畬民采茶舞,龍角舞、竹竿舞、畬族傘舞、狩獵舞,再現了畬族先民做功德、“拔傷”、“打癀”、狩獵,祭祖等活動, 表達了畬民對祖先的深切懷念和無限敬仰之情,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民族風韻。 我靜靜的佇立臺下,凝視婦女們五彩的“鳳凰”頭飾,全身叮當作響的銀飾,以及那些用各色綢布制的三角旗,弩、刀、龍角號,龍傘等,記憶與傳說中的,典籍中的,潛意識中的念想紛至沓來: 這些根植于民間百姓中的歌舞,在大山里得天光地氣恩養,又經畬民祖祖輩輩歲歲朝朝暮暮耳鬢廝磨,雖然它也許曾被遮蔽在日常生活的皺裥里,但卻在他們逝去的遠久的生活里護持著一份遼遠而宏大的種族大任——團結協作,和諧共生!今天的他們,用心中的歌舞,在傳統與創新中繼承與發展;這些歌舞,是聯通古代與當代最為活躍的浪花。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與當下時代相攜而來的文化追求以及強烈的自覺性——傳承與發展!(劉桂英) |
相關閱讀: